越往后越需持续用劲

邵阳新闻在线2014/07/08 15:46:04 分享到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犹如滚石上山,越往后任务越重、压力越大,稍一懈怠就会一退千里、功亏一篑。正所谓,“一篙撑不住,便退千千寻”。日前,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强调,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需要持续用劲,可谓是一语中的。

  当前,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处于承接学习教育、整改落实的关键节点,正是要劲的时刻、冲刺的关头。教育实践活动,越到关键阶段,越需要锲而不舍、持续发力;越到紧要关头,越需要动真碰硬、一改到底,做到思想始终不松、标准始终不降、力度始终不减,如此才能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越深,越容易畏难不前;开展得越久,越容易松气泄劲。当前,一些地方开展活动中出现松懈的倾向,值得警惕:有的怀有“闯关思想”,民主生活会刚过,就“关口一过,一切照旧”;有的持有“观望心态”,看风头、观风向,改改停停、停停改改;有的产生“畏难情绪”,不想碰硬、不敢触难,活动“雨过地皮湿,流水不到头”;有的出现“混事状态”,一时新鲜、三分热度,新鲜劲一过便得过且过……如此这般,教育实践活动必然会虎头蛇尾、无功而返。

  《周易》中的“未济”,就是讲事情尚未成功,此时往往是最困难、最艰苦的,若不能奋力冲刺,就可能前功尽弃。顶住最后的艰辛,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教育实践活动也正是处于未成之时,更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下去。

  持续用劲,首先是思想上不松劲。思想上松劲是最大的松劲。如果脑子里总认为活动“一阵风”、总觉得整改没决心,行动上怎能不松劲?实践活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很容易反复。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做好打持久战、攻坚战的准备,坚持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才能防止前紧后松、简单粗糙,防止短期效应、矛盾积压,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持续用劲比得是韧劲、拼得是耐力。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钉,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积小胜为大胜、积小成为大成,方能凭“韧劲取胜”。

  持续用劲,劲要用在整改上。教育实践活动,难就难在整改落实上。唯其难,才更需“用劲”。没有一股持续用力的拼劲、一抓到底的狠劲、咬住不放的韧劲,怎能根除作风顽瘴痼疾?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聚焦“四风”问题,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一项一项地抓、一件一件地改,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不见成效不收手、不达目的不收兵,不让整改方案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停在嘴上,何愁整改不见实效?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具体问题改起,把整治“会所中的歪风”,清理整顿培训中心、查处基层党员干部之风,整治干部“收红包”、“吃空饷”作为整改重点,抓长、抓细、抓具体,真改、实改、彻底改,教育实践活动必能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

   (作者系河北省张家口市委组织部 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