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度决定公信度。有多高透明度,就有多大公信度。从这个角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仅要坚决查处典型案件,也要及时公开查处情况,以透明度提升公信度。日前,中组部通报了3起干部档案造假案件,这是今年以来中组部第五次通报典型案件。
用人不正之风由来已久、沉疴难治,破坏用人原则、扰乱用人秩序,干部反感、群众痛恨,对选人用人公信度杀伤极大。也正因此,选人用人违规问题往往被视为“家丑不可外扬”。但是,2014年以来,中组部明显提升选人用人典型案件的公开力度,短短6个月时间,公布5个批次典型案件,涉及案件14起,涉及领导干部100多名,通报的频率之高、密度之大实属罕见。坚决地查处、及时地公开,中组部以刮骨疗毒的勇气,自揭疥疮、自挤脓疮,向外界传递了信号、亮明了态度: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决不是说说而已,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是一句空话,充分彰显同用人不正之风战斗到底的决心,不提高用人公信度决不罢休的态度。
用人腐败是最烈的腐败,也最容易伤了党心、凉了人心。整饬卖官买官、跑官要官、违规提拔、档案造假等突出问题,必须出重拳、用重典、下重药。从中组部通报的14起案件来看,查处不留余地、深究不留死角,不仅查处当事人,而且追究责任人,“挖出萝卜带出泥”,一查查一串、一揪揪一批,不让有“漏网之鱼”。今年2月份,公布的甘肃平凉市人大原主任任增禄行贿买官案,71人行贿买官受处理。持续地公布这些典型案件,形成强烈“震慑效应”: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权力大小,谁在选人用人上“做手脚”,谁就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持续地公布这些典型案件,也提振了士气:让公众看到我们党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铁的决心、铁的态度、铁的手段。
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公开是最好的公信力。选人用人方面的案件最为敏感,也最受关注。正因为敏感,才更需要公开;正因为关注,才更需要通报。主动公布查处情况,回应公众关切、接受公众监督,这不仅是一种从严治党方式,更是一种从严治党态度。
(作者系河北省张家口市委组织部 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