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今年高考生1000多名,获得体优生加分者高达87人;河南漯河市高级中学今年有74名学生获得高考体优生加分,且不少是学习尖子。
单个学校冒出这么多体育加分考生,显然不正常,何况其中许多还是高分考生,这不得不让人质疑。
近年来,高考体优生加分造假早已经是不公开的秘密了。家长只要找对路子肯花钱,就可获得体优生资格,高考加10分。在当前1分就能踹掉千军万马的大形势下,10分不知会踹掉多少冤死鬼!特别是对那些有志报考名校的考生而言,10分简直就意味着清华北大复旦南开。于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趋之若鹜,那些财迷心窍的“当权者”铤而走险。这严重影响了高考的公平。致使有些网友认为,如果加分机制难以做到透明公正,体优生加分项目不如全面取消。
体优生加分政策是好的,但因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乱象而全面取消,不可取。
不仅体优生加分项目,只要涉及高考加分,任何项目都可能成为乱象重灾区,因为对学生来说,1分之差可能就是二本和一本的差距,更可能是将来保送读研、出国留学、找个好工作的差距。如今很多比赛就是为了让学生加分而办的。对体优生加分项目,关键是要有更公平的审核制度、有力的监管制度和严厉的问责机制等,而不是取消。
体优生加分出现了乱象,主要还是运动员考级制度不规范的问题,很多国家二级运动员都是花钱办的证。所以体育加分问题应该从这个根源抓起。源头规范了,后头想弄虚作假就难了。
为了赢得社会的充分信任,不仅要在前置环节堵住漏洞,使之不能暗度陈仓,也应该在公示阶段加大力度,在不触犯隐私的前提下,将考生的资格信息充分公开,甚至主动征询社会意见,让暗箱操作者即使上得了船,也到不了岸。只有加强信息公开,接受公众和媒体监督,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加分作假的土壤,进而实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初衷,兼顾“择优”与“公平”,纾解高考加分的“公平焦虑”。
牵涉高考加分的指标、标准等内容,要有更公平的审核等制度配套,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全方位规范高考加分。否则,高考加分会异化为权力和金钱运作的怪胎,就可能成为伤害公平的利器。再说,体优生加分问题中的腐败,横跨教育和体育两大领域,要割除这一毒瘤,教育、体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则应合力净化特长生的竞争环境;司法机关对其中可能涉及的腐败问题提起调查。高考加分,不做制度性剔除,始终有碍公平。
当然,根本的解决,是要等待高考制度的根本改革,进而是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