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耍派头是百姓不能承受之重

邵阳新闻在线2014/07/11 16:33:34 分享到

  出行随从打伞,出门警车开道……近几年,某些官员耍派头的行为时常活跃在人们的视野范围之内,引起广泛争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直截了当的批评过官员追求“派头”的行为。他质问,现在某些官员,不仅追求大的办公室,坐车也要大排量的。一个公职人员,要这个“派头”有什么意思?(人民网)

  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官本位”和“官文化”,所以我们的官员中,时不时会有“派头”官员出现。从表面上来看,当官“耍派头”是官员自身素质的不到位,但从实质上来看,这是“民本”思想的缺乏。

  耍派头让群众皱眉头,引起群众的反感。因为当了官,就把自己和百姓隔开,摆架子、给脸色,把为百姓办事变成了百姓求他办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因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一些官员,忘记了自己的“人民公仆”身份,忘记了为官的根本宗旨。为官者“讲派头”,则为民者“躲得远”,长此以往,只会引起群众的反感,群众对政府的评价也越来越低。

  耍派头让群众伤心头,伤害了群众的情感。我党之所以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接地气”——始终保持着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官员在百姓面前“横眉瞪目”,就不能指望百姓对官员“和颜悦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被伤害了情感,又当如何挽回?当官的追求“派头”,“官越做越大,脾气越来越坏,生活要求越来越高,房子越来越好”,其风不正,则气不清,必将祸及国家,殃及百姓。“横眉瞪目”,只会堵上了走进群众心里的路。

  耍派头让群众吃苦头,最终只会脱离群众。联系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要知道,当官不是为了享乐,不是为了扬威,更不是为了在百姓面前炫耀,而是为了尽最大地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好务。官员“耍派头”的恶果便是群众吃苦头,伤了干群感情,远了干群关系。官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并不能产生美,为官者摆“官架子”,则为民者无人可依,最终只会脱离群众,甚至亡党亡国。

  孟子云:“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作风问题无小事,官员“耍派头”是百姓不能承受的大事,只有认清事实,摆正位置,出重拳、下猛药,持之以恒狠刹官员“耍派头”之风,才能和群众水乳交融。

   (作者系城步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欧阳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