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固然可以如烟花般璀璨地绽放,但平平淡淡却最能彰显人生的真本色。古语有云:“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淡泊,是历经沧桑后看淡一切名利得失的豁达,是翻越千山万水后“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剔除一切烦恼而海纳百川的智慧。
人不可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面对浮躁、功利、奢华、喧嚣,贵在保持清醒和理智、平和与淡然。在多元化的当今社会,有人心浮气躁,有人急功近利,有人精神迷茫,原因就在于心理失衡,没有保持一种平和淡泊的心态。古往今来,众多有志之士,无论是身在何处,不管处境如何,总能执著地坚守精神高地。在物序流转中,当面临时运之逆、前程之舛、名利之诱、声色之魅、处境之困时,能秉持淡泊心态,常拂思想之尘,守护心中净土,善养浩然之气,这不仅是心灵的澄澈,更是精神和人格的升华。今天,在兰考看到泡桐造福百姓的时候,在大亮山看到森林覆盖荒山的时候,安能见焦裕禄、杨善洲心有旁骛、胸有杂尘之迹?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本色如镜,彰显共产党人“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视野、“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心境、“利在众后,责在人先”的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党员干部心怀崇高的信仰和追求,时常荡涤思想的迷雾尘垢,不断涵养平和之心、感恩之心、敬畏之心、精进之心,心境便如悠远山林般宁静高贵,就能在纷繁诱惑中保持清醒头脑,光明磊落、实实在在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