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习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各地党员干部自觉践行,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严以修身,强调的是加强党性修养,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律己,强调的是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二者均对加强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以此为契机规范自己的言行,但在个别地区仍然存在党员干部说脏话的现象。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情形:一是接待群众吐“脏”。个别党员干部接待前来办事、求助、咨询的群众时,没有热情诚恳的态度,没有谦和客气的语气,更别说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了,群众多问几句就声音高昂,面带愠色,激动的时候甚至出口成“脏”;二是三五成群聊“脏”:这里的“脏”指的是痞话、浑话。我曾从一处得此“金玉良言”:“讲真话领导不高兴,讲假话群众不高兴,只有讲点痞话,大家开心日子才容易过。”在我们的党员队伍里的确存在有这种思想的蛀虫,他们往往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三五几个凑在一起说一些黄色段子,编一些风言风语,聊一些风月情事,无聊至极。
党员干部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理应有较高的党性修养和良好的做人品质,但为什么会有出口成“脏”的丑恶嘴脸呢?联系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个别党员干部官僚主义作风严重,骨子里渗入了“我是官你是民”的思想,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缺乏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个别党员干部享乐主义思想作祟,平时不注重学习,个人素质低下,没有沉下心来工作,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党员队伍里出现这样的“老鼠屎”,不仅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还会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试想,如果将权力交给这样私德极差、品行暴烈、举止粗俗的党员干部,组织能放心吗?领导能舒心吗?群众能安心吗?答案是否定的。
优秀的党员干部,角色定位应该是这样的:一是理论学习的领路人。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学习,增强自我充电、更新知识的紧迫感,多读政治方面的书籍,加强党性修养;多读法律方面的书籍,强化自律意识;多读文学方面的书籍,提升自身品位,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带动群众学习,营造良性的“学、比、超”的氛围。二是踏实工作的孺子牛。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摒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懒散心理,摒弃“干不干一回事,干不干好一回事”的平均主义,更要摒弃“横眉冷对老百姓”的恶劣态度,而应有主动为民服务的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的韧劲,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三是换位思考的好干部。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实事求是,提高工作效率;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体恤民情,密切干群关系;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控制情绪,提升自身修养。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能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就不会再出现“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情形了。
“三严三实”是新时代提出的用以规范党员言行的标尺,用以加强党员自身修养的准则,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此为镜,吾日三省吾身,做一名让组织放心、领导舒心、群众安心的好干部。
(作者系邵阳市绥宁县乐安铺苗族侗族乡人民政府 谢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