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车上乘客是什么心情 难过不难过

邵阳新闻在线2014/07/17 15:11:27 分享到

  日前,常州一抱小孩女子上公交,司机呼吁乘客给她让个座,无人作答。有人说没人让座车就不开了,司机同意了,把车停在路旁,等人让座。结果一直没人让座,足足停了7分多钟后,才有一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让座,当时红色的“爱心座位”上坐着的全是学生。(中国新闻网2013年12月24日讯)

  据发帖人描述,事发在常州公交93路车上,当时公交车在往九里村委方向行驶,当车行驶到西新桥时,上来一抱小孩的女子,上车后,司机就喊给抱小孩的乘客让个位置,可是没人作答。发帖人当时就说,要是没人让位,车就不开了。司机听到这话后,同意了,就停在路旁,等人让座。

  结果一直没人让座,足足停了7分多钟后,才有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让座,当时红色的“爱心座位”上坐着的全是学生,发帖人便拍摄了当时的照片和视频。他觉得,这事都把常州的素质拉低了!

  笔者对于这个以帖子呼唤道德建设的网友表示感激,他在公交车上的倡导,无可非议。文明礼貌、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抱着小孩的女子上车了,负担过重,理所当然要有人主动让座。

  将心比心,同样是乘车,抱着小孩子乘车,谁不盼望有人让座呢?车辆晃荡,抱着小孩子多危险,费力气。

  虽然说,让座不是法律规定,没有义务约束。可是,作为人类,相互帮助,扶老携幼的品德不能丢掉,不能没有。同情之心总可以的。年轻力强的让一个座位,不要付出很多,却是给人之方便,一举两得呀!

  况且,“爱心座位”上坐着的不是七老八十的乘客,而是学生,这就太不应该了。在学校里,品德教育要求学生乐于助人,学雷锋,做好事。到了社会现实中,却没有实际行动,这折射了道德教育没有实践锻炼,效果不佳呢!

  本来,是能很快解决的问题,由于车内乘客反应麻木,却用了7分钟,不知车上乘客是什么心情,难过不难过?脸红不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