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于6月23至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开局之年。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如何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打造出一批批高技术、高素质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个人认为应该从“三抓”入手。
抓自身。教育是一条很漫长的路,需要由每一个人自身做起,谁需要被教育?答案是:每一个人。中国的文化传统是“读书做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当今社会,大多数家长们都是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理念,不断省吃节用,只是为了让子女们得以拥有一个更好的前程,而不是希望他们做一个好的工人或农民。在这样的传统文化意识环境下,职业教育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大施拳脚,不能吸引大众的青睐。所以加强自身的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知,是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第一抓”。
抓校企。陶行知在《行知书信集》中写到:“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所以对一个职业学校而言,构筑起一支敬业型、学习型、进取型“双师”教师团队是首当其冲的。其次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类媒体,大力宣传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事迹,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与社会贡献,以便提高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最后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有针对性地加大企业投资的力度,共同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
抓政府。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长期以来,政府存在厚此薄彼、重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而忽视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使得职业教育的存在变得可有可无,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充分发挥好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统筹和主导作用,政府应进行宏观调控,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应加强管理与监督,严格执行劳动预备和就业准入制度;应积极扶持,为职业学校提供丰沛的资金,从而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作者系邵阳市邵阳县霞塘云乡人民政府 肖麟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