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机关食堂成为腐败的港湾

邵阳新闻在线2014/07/21 15:41:48 分享到

  为有效遏制公务接待中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现象,去年来,几乎所有在职人员较多、原来没有单位食堂的的企事业机关、行政单位都新成立了“机关食堂”。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中午回家吃饭比较远的同志,另外用于接待上级行政领导、部门直接领导及属地领导用餐,接待直接开支的确减少了很多。但是,据审计人员进行财政(务)收支审计时发现,机关食堂正在成为一些单位变相腐败的港湾!主要问题表现在在4个方面:

  装修追求豪华舒适。一些单位利用原来闲置的房间,超前进行内装修、外包装;一些原本的食堂也借机“美容美体”、“扩容廋身”;一些没有食堂、却有空地的单位新建食堂。这“三种食堂”中,一些包间跟高级酒店相差无几。另外,这些食堂的装修、新建,耗资少的几万、多的几十万,施工方基本上都是单位一把手定夺,要么是朋友、要么是亲戚;

  为偷逃税和违规提供了保障。审计发现,这些机关食堂,绝大多数由个人承包。能够承包者自然非一般人所能,他们大都得到单位的保护和照顾,实行财务独立核算。食堂用的发票,是单位从财务部门领来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开票随意性大,容易造成偷逃税等问题。

  成了单位变相的福利“厂”。为提高单位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有的单位利用内部食堂,为大家采购节日物资,再通过内部食堂开票报销;有的单位通过充值卡,按月为干部职工用餐进行充值补贴。

  成了高档吃喝的避风港。因为是单位食堂,位置多在不显眼处,一般的外人或媒体极少进入。山珍海味、高档烟酒,在内部食堂账上“改名换姓”,轻而易举地避过“中央规定、省市要求”的约束。

  为此,审计人员建议,这种眼皮底下的阳光腐败,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请上级领导、部门垂直领导、市县领导,在进入食堂用餐时,也“关心”一下单位的内部食堂,实地用心察看装修是否超标。若超标,当查其资金来源。还要对单位财产是否变卖、租赁收入等进行审查。预防单位将这些收入转到内部食堂账上,成为账外收支;同时,上级财务部门要加强对机关食堂票据的管理,不断对领用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防止偷逃税、虚开进餐收据、为单位套取资金用于送礼和行贿提供方便;此外,要对食堂的进货发票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看有无烟酒和礼品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