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IC卡”管住方向盘?

邵阳新闻在线2014/07/21 11:39:02 分享到

  夜晚2时至5时,长途客车“夜休令”;连续开车4小时,至少休息20分钟。三令五申的全国性规定,很明晰的强制性要求,为什么执行起来,总是那么乏力?

  除了司机的自律,也需要企业、交警等他律的落地,“连环扣”环环不可缺少;但一直只停留在治标层面。

  “7.19”沪昆高速邵怀段,凌晨三时发生车祸后,网上舆情痛责该客车司机没有遵守“夜休令”等恶劣行为。

  本文探讨的治本思路是:能不能用科技的手段,“技防”管控方向盘?

  门禁卡、人脸建模考勤、宾馆客房IC卡等科技手段,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经广泛使用。那么,对于所有机动车的方向盘,能够推出类似“方向盘IC卡”的专利和成果吗?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对于本文设想中的“方向盘IC卡”,至于该专利的名称、原理、设计、成果转化等程序,是科技工作者和推广者等方面人员予以考虑的重点范畴。本文仅从“人命安全大于天”等社会观感层面,提出和呼吁类似“方向盘IC卡”的必要性和社会意义。

  长途客车都有两名及两名以上的驾驶员,车辆每次出站前,在车辆“方向盘IC卡”仪器内,设定当班驾驶员的驾驶证、脸模、出发时间、4小时轮休令强锁、夜休令强锁等信息;对于其中的“轮休令强锁”功能,提前半个小时3次语音提示“靠边换驾”;“夜休令强锁”功能,根据车辆距离前方服务区的远近,可以提前生效,但允许推后(半个小时)生效的前提,不超过轮休令时效。

  对于危化物品运输车辆,也应该强制安装“方向盘IC卡”,以避免此类车驾驶员日夜超时或疲劳驾驶发生意外。

  对于小轿车等其它车辆,“方向盘IC卡”,不但同样有利于执行轮休令、夜休令(尽管次数不多),而且能够迎刃而解车主比较普遍的头疼事。公车层面:凭单位证明、专职驾驶员驾驶证等,由交警部门设定专车“方向盘IC卡”信息,如此能够避免其他人员公车私用;私车层面,由车主提供夫妻一方或双方或儿女等直系亲属的驾驶证、户口本、身份证等信息,由交警部门录入“方向盘IC卡”,如此能够“温柔抵挡”亲朋好友借车引发的面子障碍、或连带意外责任。

  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无价;安全措施,都是保命措施。任何事先的直接成本,或者间接成本,哪怕再多,再繁琐,都远远小于违规、违法之后造成车毁人亡等悲剧带来的巨大代价。

  我期待,社会各界都来关注、交流、讨论类似“方向盘IC卡”话题,并希望类似的专利产品早早问世。

  更期待,已经使用的车辆,届时自觉或强制安装“方向盘IC卡”;新出厂的车辆,都带着新生的“方向盘IC卡”;从而让每一台机动车,都安全、愉快地行驶在中国的公路上。     

   (作者系邵阳晚报记者 石世桢,原创“点子”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及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