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9时,湖南省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集体“晒细账”行动开启。18日早上,绝大多数省直部门如期公开细化到“项”的2014年公共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及“三公”经费预算表,少数部门在18日下午才能查到其信息,极少数部门能在网上查询到相关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部门今年的“三公”经费预算比2013年有所压减。(红网长沙7月19日讯)
湖南省社科联专家汤建军向记者介绍:如此“全、细、严”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是湖南省首次。先前在全省范围内,只有个别经费如赈灾义演、希望工程、募捐等经费流向会向群众细致公开。经费公开现在只是开头,接下来还有很多措施要实行。经费公开是一个进行时,需要公众时刻监督来逐层深入,公开要分类别进行公开,如经费的用途和去向等。然而部门预算产生专业的知识不是每个人都懂,有时应该向群众解读以及普及相关知识,方便群众更好地看待政府的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
专家的这一番讲话,说出了群众的心里话。公开的预算和“三公消费”固然好,如果说公开的项目,群众看不懂,雾里看花,无法认定好和坏,也没有实际作用。能否将“三公消费”列出一个正确的度量,最高不能超过多少,超过在什么范围内可以原谅,群众就会看出个一目了然,就如同老师给学生看试卷一样,心里有标准,马上就可以给出多少分。60分是及格,80分是优秀,90分以上是很好。那么,这样的公示效果要好得多。
部门预算和“三公消费”公示,用具体的数字来向党和人民汇报,本级部门用了国家多少钱,用在什么地方,用得对不对,这样的公示确实非常必要。人民是公仆的主人,理所当然要知道公仆是否大手大脚?是否败家子?人民依法享有知情权、监督权。
省财政厅副厅长欧阳煌认为,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有利于提升行政能力和理财水平,筑牢反腐拒变防线,“公开是最好的衡量尺,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群众说了算;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任何东西晒在阳光下,就会减少发霉变质的风险;公开也是最好的助推器,可以倒逼我们查漏补缺、精益求精,可以促使政府预算能够更广泛地汇聚群众需求和智慧,确保公共资源更多、更好、更准确地配置到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部门预算和“三公消费”公开,要求各部门晒细帐,是党风建设、反腐倡廉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党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六项严禁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真实体现,让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一切要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为出发点,自觉自愿接受群众监督,倡导和发扬我党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尽量压缩公共财政开支,保障民生支出。
节约也是硬道理。经济发展了,不注意节约,也是徒劳无功。物质财富的节约,有很多很多并且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个道理是人人都懂的。勤俭好比针挑土,奢侈犹如水摧沙。我们中国是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资源有限,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又加上世界市场疲软和天灾人祸的影响,当前的困难可想而知。因而,我们要把部门预算和“三公消费”严格控制下来,“三公消费”降低了,人民的负担就会减轻。“三公消费”下降了,群众的满意度就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