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意见》下发后,中组部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了集中规范清理。在集中规范清理期内,全国共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40700多人次,其中省部级干部229人次。此次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清理工作,对防止权力异化、规范领导干部从业行为、建立良好市场秩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要取得真正的实效,此项工作还需常抓不懈、建章立制。
《意见》出台以来,各地纷纷响应,一股清理企业兼职(任职)之风瞬间吹遍中国政坛。然而不少上市公司仍然存在退休党政领导干部担任独立董事的现象,还有一些退休党政领导干部采用“曲线”策略担任独立董事。不可否认,仍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在搞变通。兼职(任职)清理必须常抓不懈,抓一阵,松一下,部分官员就会对清理能否长期坚持还心存疑虑,认为此项工作最终会变成“一阵风”,致使出现“上面闪电打雷声声急,下面闻风听雨步步慢”的现象。而且要一抓到底,对违反《意见》的兼职(任职)坚决清理到位,不保留任何特权,让等待观望的人认识到“这阵风”永远吹不停,才能真正的清理到位,防止“死灰复燃”,实现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行为。
规范清理企业兼职(任职),就是要牵住防止公权私用、以权谋私的“牛鼻子”。要使这项工作见长效,最终还需整章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建立健全规范清理领导干部企业兼职(任职)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严守“红线”,严格范围、严明程序、严厉纪律,用好社会监督的“放大镜”和组织严查的“显微镜”,从严管理,常抓不懈,抓出实效。
(作者系邵阳市绥宁县梅坪乡人民政府组织干事 肖和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