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公布了山西广东严肃查处的3起干部档案造假案件,又引起了人们的对干部年龄“整容”现象的关注。年龄“整容”,一直以来饱受诟病,说穿了就是“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指的是捂着耳朵去偷一碰即响的铃铛,自以为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别人也就听不到了;从词语寓意来讲,指的是在遭遇具体问题时,蒙蔽视线,闭塞听觉,自以为安全,是种视若无睹、推卸责任、自欺欺人的心理和行为;从年龄“整容”一事来看,某些干部为了自身利益,明知自己不符合条件,却不择手段,在档案年龄上动“歪脑筋”,妄图隐瞒事实,企图蒙骗公众,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一种可笑行为。
铃铛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不会根据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人的年龄也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根据你的个人意志来更改。个别领导干部对人事档案中年龄进行了伪造和篡改,制造“弹簧”年龄,这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做法,最终只会自食恶果。党员干部应该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如果连自己的年龄都造假,还能相信他的品德操守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年龄“整容”就是党性不纯的体现。
档案造假,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玷污了党的纯洁性。“掩耳盗铃”,即使让少数人钻了空子,一时半会蒙骗了群众,也不会有好下场。正如林肯所说:“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你不能永远欺骗所有人。”领导干部的个人档案是其工作、经历等的历史记录,它的真实性不容亵渎。“掩耳盗铃”,只能误人误己。党员干部要收起“鸵鸟心态”,以身作则,向民众晒一晒、晾一晾自身的“纯洁性”。
(作者系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欧阳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