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兼职就当有“钉钉子”精神

邵阳新闻在线2014/07/24 15:16:28 分享到

  最近一个时期,各大媒体最为关注话题之一,当数“规范清理官员在企业兼职”。一时间,“上市公司掀起独立董事离职潮”、“关闭政商旋转门”、“官员独董密集去职:每天至少1名”等新闻不时见诸媒体,清理兼职力度之大、效果之好,由此可见一斑。曾经的固疾顽瘴,何以能够一扫而清、“离职如潮”?最重的一点,正如中组部答记者问所说的,以钉钉子精神规范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

  所谓“钉钉子”精神,在这里首先是一种“一清到底”的狠劲,规范清理兼职不留余地、不留死角,该清则清、应清必清,不让有一个“漏网之鱼”;其次是一种“一抓到底”的韧劲,跟踪落实、持续推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不让有一个“反弹回潮”。

  由此来说,中组部钉向“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两锤子:一锤子是“清理锤”,该清理的坚决清理到位,防止清理“留有口子”;一锤子是“跟踪锤”,当清理的逐一跟踪落实,防止一些人“瞒天过海”。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扣紧着一扣上,短短时间,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4万多人次,其中省部级干部就达229人次,独立董事潮水般离职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长期以来,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依仗自身的“权力影响”,为企业呼风唤雨,大开方便之门,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而且助长了权力寻租的不正之风,久为社会所诟病。“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占兼职的位子”,便是社会公众对此的辛辣讽刺。

  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可谓是顽症痼疾,难以根治。早在1984年,中央就出台了禁止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和到企业兼职的规定。2004年、2008年,又相继对领导干部到企业进行清理。但是,“兼职问题”总是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总是难以彻底清理。究其根本,清理中缺少一种“钉钉子”精神,不能持之以恒地清实清细清到底。

  规范清理兼职是块“硬骨头”,其硬硬在难上,难就难在触动利益上。清理势必要触动许多人切身利益,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其难度可想而知;其硬硬在顽上,顽就顽在反弹上,违规兼职犹如野草一般,稍有机会就“春风吹又生”,其顽固不可不察。唯其难,才更显勇毅;唯其顽,才更需笃行。唯有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全面清理,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不见成效不收兵、不达目的不罢休,才能将兼职问题“扫除干净”。

  规范清理兼职,一靠全面清理,二靠严肃处理。从重从严处理,才能惩前毖后、警示后来。对按规定应当清理的企业兼职,一个一个地去盯、去管、去查,跟踪落实、跟踪问效,以钉钉子精神将工作做实做细,直到清理完毕。对已经清理过的也要杀个“回马枪”,再认真进行一次违规兼职情况的摸底排查,确保无一遗漏。发现党政领导干部隐瞒其在企业违规兼职、违规取酬,或者有意拖延不按规定予以清理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决不手下留情,把查处的钉子“一钉子钉死”。

   (作者系河北省张家口市委组织部 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