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检察系统通报了今年上半年深圳宝安区基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受贿案9件9人,其中,宝安区环境保护与水务局一执法员在执法大检查时,甚至帮助企业主掉包了某公司的废水处理设施排水口水质样品,让该公司的水样顺利“达标”。(南方都市报7月27日讯)
近三年,广东省各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15宗重大环保系统受贿个案及窝案,究竟环保部门哪些工作环节易滋生“权力寻租”呢?从这15宗案件中看到,行贿动机多与获取排污许可证等审批手续有关,行贿金额总数最高可至数十万元。
深圳宝安基层环保审理的环境治理腐败案件,非常及时,有标本意义。环境保护领域的腐败现象,是破坏民生的刽子手,一定要严肃查处。环境污染应当严惩不贷,可是,由于污染企业的贿赂,让污染继续进行,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纪检部门认为,在对案件违法事实做出处罚决定后,环保部门执法人员依法有权选择采用何种处罚措施,这就为执法人员创造了权力寻租的空间,有的执法人员为得到好处,就滥用手中权力,选择性地给予当事人较低程度的处罚。此外,处罚额度可多可少。有的执法人员接受当事人走后门,就在法定幅度内从轻或减轻处罚。为此,权力寻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
接受污染企业的贿赂,就是放任污染,就是工作渎职,就是漠视人民生命安全。如何治理整顿,就是要加强对环保监测的监督,不能让环境保护出现权钱交易。处理环境污染案件,要集体行动,一把手要承担领导责任,承办人要直接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态掷地有声。党和政府下决心保护环境,提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做为环境保护的执法部门,理所当然要站在环境保护的最前列,要与环境污染现象作坚决斗争。环保部门、环保卫士把关不严,环境保护要依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