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报道去年4月,安徽省宣城市女孩江亚萍在报考南京市人社局时,只因不是南京户籍而被拒之门外。经过长达15个月的诉讼,江亚萍在昨天下午拿到了1.1万元的赔偿款,这也为全国首例户籍就业歧视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京华时报8月8日讯)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去年4月8日,即将从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毕业的江亚萍,在网站上看到南京市人社局下属的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中心,对外招录10名“12333”电话咨询员。结果在报名过程中,江亚萍因为不是南京户籍,遭到拒绝。
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一次性支付原告11000元。对于自己付出15个月换来的调解结果,江亚萍表示,重点不在赔偿金,而是寻求一种平等。江亚萍案件具有标志性意义。也许,这一案件将换来全国人民的喜悦,户籍歧视将成为历史。
就业如果说不再受到户籍的约束,确实是实现了就业的平等,让年轻人有了公平的就业环境,实现中国人的尊严。只要有能力,都可以报名就业。如此而已,不拘一格降人才,多好。
7国务院7月30日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意见》明确,我国将逐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标志着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户籍改革是事关公众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长期以来,户籍制度改革进展较为缓慢,改革之难在于其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然而,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已成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阻碍,改革再难也要推进下去。
江亚萍案件是户籍改革《意见》出台之后的典型案件,它能成为户籍改革的强信号吗?青年人就业机会不受到户籍限制,户籍改革就有反应了。只有消除就业、读书、保险等方面的歧视,才会有1亿农民乐意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