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事难办”的硬梗阻需破立并举

邵阳新闻在线2014/08/13 16:34:29 分享到

  自中央出台作风建设规定以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受制度约束和思想洗礼的双重作用,各地机关工作作风有了很大好转,广大群众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作风转得彻不彻底呢?也有群众反映一些领导干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情仍难办”!

  “事仍难办”,反映了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在对待和执行上级作风建设有关规定时虚与委蛇、阳奉阴违,也反映了一些领导干部在群众路线活动中走了过场,蒙混过关,思想上没有受触动,因而转作风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门好进,脸好看”,而最关键的“事难办”没有得到改善,依旧糊弄群众,甚至欺骗群众,实质上就是作风仍没改变。其结果不仅使得中央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动作的初衷大打折扣,也让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期待一次次落空。

  “事难办”的现象之所以存在,思想认识是根源。一些领导干部骨子里缺乏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眼里看的脑里想的全是自己的利益,群众来办事就要索取好处,不给好处不办事。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吃拿卡要不太敢了,福利待遇也减少了,追责的力度大了,于是便打着“规避责任风险”的幌子消极怠工,俨然以一幅“受害者”的姿态,对群众来办事更加冷漠。这样的人其实已经理想信念丧失殆尽、党性修养极度缺乏,即使只以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的身份来说,也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忘了群众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忘了为人民服务、给群众办事是他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那些平素以“官老爷”自居,自以为高高在上,想给群众办就办、不想办就不办的人,其言行形象相比于一名尽职尽责的普通公作人员都显得那么丑陋!

  此外,相关制度缺乏也是“事难办”的重要原因。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散,对上班纪律强调不够,要求不严,或者内部职责不清,工作机制没理顺,责任不落实到人,造成待人接物傲慢或推诿扯皮。一些单位考核流于形式,搞关起来门自我评价,一团和气应付了事,该追责的不追责,干好干坏一个样。还有的单位工作内容不公开、不透明,习惯于“我的地盘我作主”,让外界难以监督。

  中央出台作风建设规定以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转变作风,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而“办事难”问题依旧存在,说明党的作风建设仍需疾风劲吹、长抓不懈。一方面,要破除权力误区。以群众路线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国家公职人员的思想意识教育,对领导干部的自我剖析、自我整改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防止纸上功夫和现实表现两张皮,除了认真清除四风之弊,还要补上理想信念之钙,树牢宗旨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章立制。单位班子要认真整改,勇于改革。从理顺岗位职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基本制度,到引入第三方考核评价机制,到实行阳光政务,都要敢于承诺,敢于公开接受监督。如此一破一立,才能告别人浮于事,打通“办事难”这处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间的“硬梗阻”。

  (作者系邵阳市绥宁县委组织部 沈忠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