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养孩子 静等花开

邵阳新闻在线2014/09/15 15:57:27 分享到

  “慢养孩子”,是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先生的家教心得,他说:“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

  在这物欲横流、喧嚣浮躁的年代,在这飞速发展、竞争残酷、追求快节奏的时代,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人浮躁了,慢不下来。家长从孩子上小学开始为了让孩子挤进重点学校给孩子请家教或将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老师为使学生考取高分而加班加点地给孩子“灌”,学校为求高升学率成为名校用尽手段迫使学生考高分。家长、老师、学校、社会都在不经意间漠视了等待,甚至忘记了等待,唯恐孩子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忽略孩子的成长规律。

  植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开花,也不可能经过同样的时间便成熟,有早有晚,有长有短,更何况是人,是教育。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因遗传、环境、家庭等方面的差异,“开花”时间会不同。有的种下去不久就灿烂绽放,有的种下去需要漫长的等待。因此,我们要沉住气,耐心等待,不要看到别的“花”怒放了,自己的那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

  历史上多少名人少年求知时代在现今人眼中都是差生。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老师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了;科学家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成绩一团糟;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被退学;英国首相丘吉尔小学六年级曾留过级……他们最终都成了天才。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只是发展程度不一而已,我们要耐心等待,静等花开,不能冷落、遗弃或伤害那些“迟开的花”,我们应记住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这种“慢”,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说教育孩子不要太着急,不能揠苗助长,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判孩子,应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而等待是对孩子成长的欣赏,是对自己工作的欣赏,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获。让我们一起慢慢地去静等花开,去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