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摘公园“苹果” 要当大事来对待

邵阳新闻在线2014/10/08 09:25:01 分享到

  龙虎网10月6日讯国庆黄金周临近尾声,南京不少旅游景点都布置一新,几乎每处景点,都能见到长枪短炮的摄友和兴致勃勃的游客。

  昨天,扬子晚报新闻热线接连接到市民反映:白鹭洲公园里为了配合节庆悬挂的“幸运苹果”,被游客用竹竿、三脚架等东西打掉了一大半。明孝陵景区的石马则每天被一拨又一拨的游客骑在头上留影,也是“真心好累”。

  出现这样的怪事,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大家对公共财物的保护意识不强,认为这样的装饰品,是使用几天就不会要了,顺便摘取几个,没有人来干涉。这样的从众心理,导致了游客的随意性破坏活动增多。

  是什么人会对这观光型的“苹果”产生“食欲”?肯定是小孩子。孩子们年幼,天真活泼,对挂在树上的“苹果”有猎奇心理,是天性使然。可是,我们的家长不是年纪少呀,应该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教导,使他们明白,这是公共财物,不能随便偷摘的。

  可是,事实不是这样。10月5日,扬子晚报记者赶到公园时正看到一位中年游客让孩子骑在脖子上,用一根长竹竿够着树上为数不多的“红苹果”。旁边一位环卫工喊了句“不能摘啊”,游客当时停了手,但随后环卫工走开,那位游客又继续开始用竹竿“干活”。

  节前这里特地悬挂了大约6000个寓意幸运的泡沫苹果,用来装点节日气氛,谁想到长假前两天就少了不少,园方管理人员发现后立即想了个办法,在“果树”上悬挂劝导警示牌:“送你的是幸运果,偷摘的是恶果”,并对买门票进园的游客每人赠送一只“苹果”,不想接着两天下来无济于事,一些游客根本不听劝,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少。

  这样的破坏现象,再次印证,我们一些国人的素质太差,没有在旅游观光时,树立起国人应有的文明守纪形象。众所周知,旅游景点是公共场所,旅游胜地是公共财物,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游客的,如果说游客不注重保护,到处破坏,旅游胜地就会毁坏在我们手里。过去时,随意在景点景物上刻画“到此一游”,在旅游区随意大小便,乱丢垃圾的现象,引起了公愤,以至于国外一些旅游区不希望中国游客光临,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不文明行为频发,从“埃及神庙上的到此一游”到“帕劳潜水时发现中华烟”,再到“卢浮宫前水池泡脚”。最近几年的“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名列前茅”。出现这样的坏印象,是给中国人丢脸,给自己抹黑。这是损害国家形象的大事了。

  实现中国梦,文明建设是基础。中国文化生活水平与时俱进,个人的文明礼貌也要与时俱进,不仅仅是广告宣传,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出门旅游,个人素质要更加修养,特别要做到爱护公物,保护好公共场所的一草一木,关系到个人、地区、国家形象呢。

  爱护公物,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参加工作,可以说都摆在道德教育首位。但是,一到社会上,有些人并没有拿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公共设施惨遭破坏,甚至于偷盗;集体财产不加珍惜,甚至于据为己有;用国家或单位的东西,大手大脚,不会节约。等等现象,让人不能不头痛,不心寒,不反思。众所周知,公共财物,是我们衣食住行离不了的东西,属于国家和集体利益,它的存在,让我们人人受益匪浅。如道路两旁的路灯、绿化带、护栏、指示牌,如公园里的草皮、花坛、雕塑、运动器械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好处,我们怎能不好好爱护?不要少看爱不爱护公物,它其实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与低。一个具有起码道德的人,是会自觉爱护公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