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长假年年拥堵,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定期发作的一个现象。高速路堵车、景区人挤人,只要是交通要道和风景名胜,都是一派人满为患景象。
虽说新的旅游法颁布并实施了一年,但效果并没有大家期待的那么好。杭州西湖、长城、故宫、黄山、华山等著名的景区仍是人头攒动,拍出来的照片都是“合影”,交通拥堵,车都以龟速在前进,甚至停滞不前,公路、高速路都成了“停车场”,买票、上厕所、坐车等等都需要排长龙似的队。这旅游“节日病”不仅影响着游客们看景区风景的心情和质量,更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如何才能找到治疗这一“痼疾”的良方呢?这需要游客、政府、景区、社会的强强联手。
游客作为旅游的主体,首先必须对这个时间段事宜去的景区有大致的了解。其次,自己的行程要有全面的计划(多做几套备选方案),随时关注自己将要去的景区的天气、人数。最后,根据景区实际情况,灵活变更旅游路线,尽可能的提前订好门票,以错开人流。
政府作为旅游的引导者,首先,应建立健全的带薪休假制度,并将其纳入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带薪休假的支持力,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切实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其次,加大休闲公共空间建设,尽可能的提供多样化休闲模式,以满足广大群众日常出行休闲需要。
景区作为旅游的提供方,首先,应整合景区特有资源,对景区实施差异化发展,打造更多小而精的个性化旅游景点。其次,将“预约门票”制度严格实施起来,尤其是那些著名的、难管理的景区,可率先试点,建立专门配套的预约信息系统。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旅游官方网站、官方微博、景区电子屏等渠道,实时发布景区的管理制度、承载量、当前游览人数、出行警示等相关服务内容。
社会作为旅游的推动者,首先,新闻媒体应加大对文明旅游、理智旅游、健康旅游的宣传力度,规范游客的言行举止,塑造积极、正面的游客新形象。其次,企业应制定具体的、量化的带薪休假标准,进一步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并将带薪休假制切实落实到职工身上。同时,相应的劳动监管部门和组织要加大监督力度,帮助劳动者维护带薪休假等一系列权益。
(作者系邵阳市邵阳县七里山园艺场 孙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