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各省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中管金融企业、中管高校公务用车、“吃空饷”的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截至9月25日,全国共清理清退“吃空饷”人数为162629人。(10月8日人民网)
吃空饷乱像大行其道,五花八门。有入编不在岗冒领工资的“冒名饷”,无正当理由长期旷工的“旷工饷”,长期病事假或超假不归的“病假饷”,死亡不注销冒领退休金的“死人饷”,转岗不转关系领双新的“多头饷”,被判了刑、入了狱而继续发给工资的“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据媒体推算报道,全国吃空饷者至少80万人,一年吃掉160亿元。“吃空饷”者的大量存在,不仅造成财政资金浪费、增加财政负担,而且直接关系到政府部门的形象以及社会公平和正义。
不少地方对于吃空饷的问责“点到为止”,高举轻放,做个案式的清退和警告,这种隔靴搔痒式的惩处实质是一种包庇和纵容。由此看来,治理“吃空饷”乱像,必须要有“狠准韧”的劲头——动真格,出重拳,下功夫,建立一套长效机制,才能从根子上治理吃空饷问题,
首先,动真格,狠举问责之剑。“吃空饷”本人贪污之罪,“操盘手”之滥用职权之罪,监管部门失职之责,该撤的撤,该免的免,该降的降,该开除的开除,该判刑入狱的就判刑入狱。“吃空饷”实乃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或侵吞公共财物,涉嫌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或贪污罪,必须追求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其次,出重拳,准铲“吃空饷”病根。对于出现的吃空饷问题,要么是主动安排、自家受益,要么是碍于情面、默许放纵,要么是监管不力、尸位素餐。这些人通常都有主观故意,自己多是心知肚明。所以,一定要对准病根,加重处罚。在岗的要清退免职,并将此记入个人征信档案,退还空饷的同时还要增加返还利息,吃空饷者具有党员身份的,要增加党纪处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让领导干部心存敬畏,不但要让吃空饷的人“吃不了兜着走”,还要断了那些吃空饷的念头,不敢、不想,也不愿意去“吃空饷”了。
再次,下功夫,坚韧不拔建机制。惩治仅是防范“吃空饷”的一个方面,关键还要从机制上遏制“吃空饷”现象。要提高公共财政和人事制度的法制化程度,淡化内部管理的色彩,变现有的内部管理为社会管理;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强化信息动态和适时的更新,让各单位的真实情况时刻受到监督;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监督的积极性,惟其如此,才能让“吃空饷”无处可遁,让16万人吃空饷的记录成为“绝唱”。
(作者系邵阳市邵阳县白仓镇政府 丁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