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和各地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这是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的一次预警。此次公布的名单中,湖南地区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旅游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汉语言文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共10个专业。(潇湘晨报10月15日讯)
同时,湖南省教育厅也公布全省普通高等学校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本科专业中,就业情况较好的有医学、工学和农学。
根据湖南省部分一本院校9月底发布的初次就业通报,有些专业的就业率高达100%,例如湖南大学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政治学与行政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高达100%。长沙理工大学的交通运输、物流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也达到了100%。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录取率越来越高,有的省市大学新生录取近于百分之九十,这是一个奇高的数据了,读大学不难了,与义务教育上学一个样了,这样的现象,看来是好事,但是也带来的严重的弊病,就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随之而来。有人形容毕业即失业,虽然这是骇人听闻的夸大之说,可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过去时,认为读了大学,就有出路,读重点大学读热门专业就好就业,就可以当上干部,当上白领丽人。现在,事实不是这样了。读了大学,还要在社会上竞聘,还要考试,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市场经济,形势发展有变化,人才要适应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轻轻松松上岗。
教育部发布15种专业是社会的冷门专业,这是一个好信号,向大学向家长向社会传递了一个实践证明了的可靠信息。计算机、新闻学、法学、汉语言文学等过去吃香的“热门专业”不再是“涛声依旧”。医学、工学、农学吃香,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如此信息,振聋发聩!
市场是最好的检验员。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及时地向社会公布“冷门”专业,势必影响到大学专业的开设,高考学生专业的选择,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应该说审时度势。服务社会,一切围绕市场转,专业要对准社会需要的口子,才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