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开始,江苏省南京市陶行知小学二年级四班的23名同学,每天在放学之后要进行一个特别的程序:爱的抱抱。每天放学时间,二年级四班同学们正在收拾书包。动作快的,匆匆把书本往包里一塞,就冲到教室最前面,一头扎进老师怀中。收拾好的同学越来越多,老师面前也排成了一条小长队,同学紧紧“黏”着这名老师。(10月25日中国新闻网)
这名女老师名叫方艳,是一位九零后,去年刚大学毕业,身上学生的稚气尚未褪去。尚未结婚的她,每天为何会拥抱每一个学生?她告诉记者一个令人想不到的答案:让每一个孩子永远都不会孤独地行走。
现在关于老师的负面报道很多,看到这则新闻,正能量满满,为“爱的抱抱”点赞!
“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这首儿歌唱出了孩子的心声。
6至12岁的孩子处于成长阶段,特别需要有人能够关注自己,尤其是现在,大多是留守孩子,缺乏父母的爱,特别渴望被关爱。记得我们读小学那会儿,莫说是得到老师的拥抱,就是得句表杨,或是老师微笑着摸摸我们的头,就会兴奋不已,心里像喝了蜜似的,高兴好几天,学习特别认真。那些被老师“遗忘”的同学,总是千方百计找机会表现,如主动替老师去房间拿作业本、提前来校打扫教室等,以引起老师的关注。如今,方老师放学时,能给每个学生一个拥抱,同学们能不喜欢吗?无论被表扬过还是被批评过,无论心情好不好,一个拥抱就能温暖孩子。
当教师的第一条件是要喜欢孩子,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孩子,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关爱他们。抱抱只是一种形式,但在这种形式的背后传递的是对孩子的一种爱与尊重,让孩子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体会到老师爱他的情感不打折,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孤独,从而能更好地正确地快乐地成长。
方老师“放学抱抱”的做法,让孩子感到了温暖,因而爱老师、爱课堂、爱学习、爱学校。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方老师这种“新颖”的教育方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