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扶贫日”学校要以“勤俭节约”为主题

邵阳新闻在线2014/10/27 09:06:29 分享到

  10月17日是我国首个扶贫日,教育部提出“1017,邀您一起”的扶贫口号,倡导中小学以扶贫教育为主,帮助身边家庭困难学生、与贫困山区孩子结成对子。中小学校原则上不组织捐赠活动。(10月17日人民网)

  今年10月17日将迎来我国首个扶贫日。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14年教育系统扶贫日活动方案》。方案要求各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日活动。各中小学校应以扶贫教育为主,使学生通过帮助身边家庭困难同学、参加扶贫志愿活动、同贫困地区孩子结对子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扶贫意识,原则上不组织捐赠活动;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需将扶贫教育和扶贫活动有机结合,在师生中开展扶贫教育、扶贫帮困、志愿服务和捐款捐物等活动。

  根据教育部的扶贫方案,为了积极加强对中小学的扶贫教育,努力增强学生的扶贫意识,笔者认为,我国首个“扶贫日”学校应该以“勤俭节约”教育为主题。

  首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节约粮食”是减少贫困的首要措施。我国政府为了摆脱贫困,倡导节约,遵从国际意愿,把10月13日~19日的第24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和10月17日首个“国家扶贫日”活动放在了一起,目的就是要求我们要正视现实,采取果断措施,杜绝粮食的浪费,减少贫困和饥饿。为此,全国各地学校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第34个“世界粮食日”和我国第24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来临之际,努力做好“节粮惜粮”工作。一方面要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以“节约一粒粮,我们在行动”的主题团日、班会活动,利用团日、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粮惜粮方面的专题教育,同时在各班学生中广泛开展“爱粮节粮从我做起”的作文竞赛活动,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真正树立起“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正确思想,使全体学生充分认识到“节粮惜粮”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开展这一系列活动的同时,号召全体学生加入到“科学饮食、告别浪费”为主题的“光盘行动”中来。所谓“光盘行动”,就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的一种"节粮爱粮"的行动。学校团支部要在学生们就餐时间及时利用相机或手机随手按下快门“晒光盘”,记录身边的各种节约行为,曝光浪费行为,以此来督促学生们的"节粮爱粮"行为。

  其次,要使学生确实知道“勤俭节约”是摆脱贫困的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里,大部分家庭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使不少孩子身上都有不少零花钱,他们的零花钱有的比生活费还要多。不仅如此,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过得幸福美满,还会给孩子买这买那,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因此,学校的扶贫教育不要舍近求远,应该利用学生平时攒下的零发钱,以关注校内的贫困生和周边学校的贫困生作为学校扶贫教育的主要任务。因为一所学校的力量有限,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解决众多学校的贫困生,只要每所学校能够解决本校内贫困生的贫困问题,全国各地中小学贫困生的扶贫问题就会基本上得到解决。所以,笔者建议,学校应该借助扶贫教育的良机,鼓励家庭条件富裕的学生利用平时省下来的零发钱帮助贫困生度过生活难关,戒除孩子虚荣心攀比风。要教育孩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不贪图享受,不盲目攀比,形成“勤俭节约”意识,省一点零花钱,少一点物质追求,用节省下来的钱,去帮助贫困生解决一些生活困难。一个孩子节省下来的零花钱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如果孩子们能够用节约出来的零花钱去帮助身边贫寒学子,那对于扶贫而言则意义十分巨大。

  总之,“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在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只要我们每人节约一粒粮或者每人节约一分钱,如果能够用节约下来的这些粮和钱来解决我国2亿贫困人口的贫困和饥饿,产生的扶贫效果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