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担任好“法治中国”的三个角色

邵阳新闻在线2014/10/28 16:06:44 分享到

  10月21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将绘制“法治中国”路线图,将依法治国具体化、路径化。

  国家如同一台复杂的机器,如果没有法律,国家机器就难以正常运行,国家承担的职能就难以实施,中国梦要实现必须就依法治国。党员干部是中国梦的践行者,要担任好法治中国的三个角色。

  一是要担任好法治精神的传播者。由于社会地位、文化差异、利益关系等原因,人们的法治观念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都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一般民众的法治观念则依赖于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导向、个人文化素质等因素,而党员时常学习研讨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一般来说自身政治水平较高,法治观会表现出相对的先进性、积极性和稳定性。各级党员干部要担任好法治精神的传播者,首先自己要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身先士卒、做好榜样,让群众看到“依法治国”带来的切实利益,才能将法治精神根植于人民心中。

  二是要担任好法治制度的献策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国制定政策制度时历来重视问计于民。美国阿斯本研究所研究员、美籍华人李世默在进行《两个制度的故事》演讲时提到过,“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连续执政64年,其政策调整的幅度超过近代任何国家”“具有超凡的与时俱进和自我纠错能力”,这与我国“各级政府经常进行民意调查”的努力密不可分。我们的党员干部,一方面要经常与群众打交道,能够了解群众的意见;另一方面,自己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能切身体会到时政的利与弊。因此,在“依法治国”的大浪潮中,党员干部要自觉担任好建设者的角色,勇于针砭时弊、建言献策,莫怕量小力微。

  三是要担任好法治社会的捍卫者。捍卫法治的本质,是为了使民主和法律不受个人影响;捍卫法治的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担任好法治社会的捍卫者,就是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设计法律程序时刚正不阿,能够说“法律要为受害者伸张正义”,而不是屈服于某些利益集团;执行法律时有理有据,能够说“欢迎监督我的执法”而不是“我就是法律”;接受法律制裁时虚心平和,能够说“我对法律的理解又近了一步”而不是“我是某某官员,你不能管我”。

  21世纪的中国,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衣食富足,而且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踏上依法治国的道路。党员干部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将责任担当稳稳扛在肩上,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人民。

  (作者系邵阳市新宁县回龙寺镇人民政府 宁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