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反腐工作下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精心制定了一套组合拳,用各项禁令不断扎紧制度的篱笆,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零容忍”的要求,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一时间,“落马”贪官如秋风扫落叶,数量之多、级别之高为历史罕见,充分宣示了我党把反腐倡廉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当前,反腐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大好形势下,此劲只可鼓不可泄,势可造而不可衰。然而,作风建设都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因而反腐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深刻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避免短期效应和自我陶醉,既不能急功近利、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躺在已有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要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地敲,坚持不懈,才能达到久久为功的效果。
要聚焦问题“钉钉子”。新一届党中央强力反腐两年来,有效刹住了歪风邪气,群众对我党实现自我净化的信心空前高涨。然而,从基层群众的反应来看,还存在对中央反腐“打‘老虎’令人振奋,但拍‘苍蝇’效果欠佳”的心声和期盼。反腐无禁区,更不能有盲区。现实中,清水衙门现巨贪、小官成巨腐的例子屡见不鲜,并且对群众来说感受最深,其危害并不亚于高层巨贪。然而,在一些地方,群众怨声载道却长期未见处理过领导干部,这样的反腐群众自然不满。因而,在反腐过程中纪检部门和公众监督的眼光要始终聚焦基层反映的问题,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工作的重点在打老虎的同时也要拍苍蝇,反腐才能高效推进并收获全功。
要攻坚克难“钉钉子”。反腐是否动真格,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监察执法队伍是否敢于攻坚克难。打铁还须自身硬。面对诸如省部级以上的“大老虎”频现以及一个地方利益同盟的“塌方式”腐败,并且在当前职务犯罪智能化、隐蔽化等特点越来越突出的情形下,侦破案件的难度可想而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这就对执法人员刚严执纪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果执法者软绵绵,心存畏惧,举着棉花锤子打人,则无异于养虎为患、助纣为虐。因而,查办案件要破除人情、权力等因素的干扰,要有“宁可丢掉乌纱帽也要反倒贪官”的决心和气魄,以实际成效树立人们对公平正义和依法治国的信心。
要一抓到底“钉钉子”。反腐的理想状态和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从“不敢、不能、不想”的逐步跨越,按照这个路线图,须要有一抓到底的恒心和毅力。整个过程既不能半途而废,也绝不能一蹴而就,从“‘老虎’‘苍蝇’一起打”的严厉惩治,到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监督、审计等制度、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再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培育廉洁为政的价值理念,每一样都不可偏废,每一步都要打牢坚实的基础,才能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作者系邵阳市绥宁县麻塘乡政府 沈忠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