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去秋游,没有集体荣誉感,因为我觉得我不是七(2)班的一员,从今往后不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教导,有什么事都不会去找老师”。10月29日,中山市小榄镇福兴学校读初一学生晓琳(化名)因未参加学校秋游,被班主任要求写下“断绝师生关系书”,并按下手印。(10月31日《南方都市报》)
秋游、春游,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见识,锻炼学生意志,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提升班级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因此,各个学校,甚至幼儿园,每年都会组织学生春游、秋游。但不管是春游还是秋游都必须是学生自愿,学校不能“强迫”,因为个别学生因身体、家庭经济等原因,确实不能参加。
晓琳(化名)同学因晕车,不想去秋游,结果班主任老师就要求其写“断绝师生关系书”。说“写”,其实是“抄”,因为“班主任在上面写,学生在下面抄,抄完需要按手印,班主任拿出了印泥。”
老师这样做,可能是为了学生好,也可能是为了班级集体荣誉,但采取这种“过激”行为,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为了“利”,因为每个学生要交纳135元的费用。这135元除了车费、景点门票等开支,是否还有班主任的“辛苦费”“管理费”?俗话说“无利不起早”。
也许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现在关于老师的负面新闻实在太多,让人不得不“歪想”。假如,这次秋游不收费用,班主任是否还要求不参加秋游的学生写“断绝师生关系书”呢?
如果真是为了那么一点点“辛苦费”或“管理费”而“断绝师生关系”,那么伤害的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心灵,很可能会让学生变得很自卑,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历来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教师的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那么,在这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教师应守住师德底线,维护教师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