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商报》11月3日报道: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时值初三的学生雷楚年因勇救7名同学而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他也因此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而6年之后的今天,背负“小英雄”光环的雷楚年却涉嫌诈骗被抓获。据介绍,雷楚年震后被成都一所重点高中免试录取,却经常逃课打牌,月花销万元以上。由于“名声在外”,雷楚年吹嘘自己有“关系”,以帮人当空姐、进重点中学、买驾照等为名诈骗包括女友在内的21人共计46万余元。承办检察官指出,雷楚年的诈骗金额巨大并有流窜作案的特别严重情节,应当量刑10年以上。
少年英雄误入歧途,有人说是“光环压倒了孩子”,认为雷楚年当初只是个孩子,即使做出了英雄事迹,也不应该大肆褒扬,更不应该让他得到太多荣誉,以致于在光环照耀下误入歧途。乍听此言,觉得颇有道理,但仔细想之,并不完全正确。
想当初,还是孩子的雷楚年冒着生命危险跑进教学楼连救7名同学,这样的行为当然应该受到表彰,被评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也当之无愧。但荣誉并不压人,光环也不压人。再大的荣誉,再亮的光环,都不是一个人学坏的诱因。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一看,汶川地震后表彰的那么多英雄,包括那么多的“小英雄”,有几个变成了诈骗犯?近年来中央文明办表彰了那么多道德模范,又有几个由此而变坏了呢?如此来看,少年英雄雷楚年的人生转轨,绝不是荣誉太沉,更不是光环太亮,而是他自身出了问题,面对骤然而至的英雄称号,他迷失了,把“荣誉”和“光环”当作了“骗钱”的资本,但也绝不能由此就说是英雄光环压垮了他,更不能说是荣誉使他变成了罪魁。
不过,面对少年英雄的陨落,我们也应该反思。当初我们对“小英雄”的宣传有没有言过其实之处?是不是很客观地评价了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再者,他还是孩子,在获得巨大荣誉后,我们的后续教育是不是跟上了?当发现其人生轨迹出现偏移的倾向时,是不是有人出手将其“扳正”过来?还有,那些被骗的人,为什么不动脑子想一想,让孩子进重点中学读书、不经过正当渠道而当上空姐、不经考试拿到驾照等等,他一个学生如何能够办得到?正是这些人投机取巧的思想和无知自私的表现,助推了雷楚年诈骗手段的恶劣,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总之,雷楚年从一个人人敬仰的“英雄少年”而变成被人不耻的诈骗嫌犯,很值得我们的反思,但不能因为这个极个别的现象,就片面的认为过度赞誉会产生负面影响。当今社会,我们要弘扬正能量,需要大批模范人物、英雄榜样的展现,因为榜样的示范引领往往要比抽象地宣传教育更有效。列宁就曾经讲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榜样也是资源,凝聚着力量。特别是当英雄榜样在身边时,人们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一而十、十而百的照着去学,照着去做,从而可以汇聚成更大的力量,引领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作者系河南省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袁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