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课堂,可以一试

邵阳新闻在线2014/11/05 15:08:22 分享到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创立一种质疑式的辩论方法,称作苏格拉底式讨论。1931年,美国石油大亨和慈善家爱德华·哈克尼斯提出将其作为学校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践,并率先引入美国的顶级贵族中学PhillipsExeterAcademy。现在,这种在美国贵族中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被人们称作苏格拉底圆桌教学法或哈克尼斯圆桌教学法。

  两年前,山东淄博临淄区教育局开始引入这种教学法,并在部分学校试点,目前,临淄区的中小学已全部实行“圆桌”课堂。有家长质疑:课堂上,几个学生组成一个部落小团队,围成“圆桌”格局,以自学的方式相互探讨学习,给孩子们提供了聊天的机会,影响学习。而教育部门则表示,这是他们推行的现代化信息生态课堂,避免了灌输式教学法的弊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增加了更多交流与互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笔者认为,“圆桌”课堂,可以一试。

  体现平等。以往“排排坐”的形式,令许多学生甚至家长不满,坐在边上的和后面的,总觉得老师歧视他们,每期到了开学,班主任为编排座位发愁。而“圆桌”这种形式把孩子摆在了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一个“人物”,是这个班集体里面不可或缺的一员。再说,老师与学生“围坐”一起,没有了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势,让学生感到亲切,师生关系会更融洽。

  便于交流。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而“圆桌”课堂,主要时间都用于交流讨论甚至辩论,这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突出学生主体。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法”,课堂上基本是老师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只是观众,只是盛载知识的容器。而“圆桌”课堂,老师只主导,学生是主体,这样,激发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学生为了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都得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预习教材、查阅资料、阅读课外书籍,甚至咨询专家。

  总之,“圆桌”课堂,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平等,灵活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凝聚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圆桌”课堂,可以一试,但要因地制宜,切不可东施效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