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根治领导“四体不勤”的“特权病”

邵阳新闻在线2014/11/05 15:10:41 分享到

  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机场贵宾厅关闭后,有人就犯了难。河北一名县委书记感叹:虽然坐了无数次飞机,但取消贵宾厅等细致服务后,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等,不问就不知道,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11月3日人民日报)

  “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比喻形象、生动,这个县委书记面对新情况的眼花缭乱、少见多怪、不知所措的“光辉形象”呈现出来了。关闭贵宾厅后“不会办登机”,看似可笑,不可信,但绝非笑话,也绝不是领导干部“不适应症”的个例,类似的还有不少。比如,一些干部去医院不知道怎么挂号、乘公交车不知道如何投币刷卡、参加培训会走错教室……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各地各单位狠抓作风建设以来,导致一些干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了不能自理的现象,在让人忍俊不禁,感觉不可思议的同时,这样的“本领恐慌”,更令人担忧,发人深省。

  网上流传一则调侃领导干部的笑话:经过中央整顿,惊喜的发现各地县级以上领导的能力有很大提高,有的会自己走路了、有的会自己打伞了、有的会自己开车门了、有的会自己拎包了、有的会自己拿水杯了,有的居然会自己写讲话稿了,可喜的是有的还会拉老婆的手了,最可喜有的竟然亲自和老婆睡了……其实人民群众对领导的期望也不是很高,只要生活能基本自理就可以了。

  段子诙谐幽默,有点损,讽刺得一针见血、脸面无光,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过来官场生态的不良风气、不正之风,说明了有些领导干部“四体不勤”、凡事都有人代劳。难道他们真的开不了门、打不了伞、拎不了包、拿不了杯吗?当然不是!进入公务员队伍是要进行严格体检的,如此心理和生理残废的人绝不可能滥竽充数呆下去。之所以出现“四体不勤”,说白了是一些干部当官做老爷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是一种“特权病”,也是众多阿谀奉承之人急领导之所急、想领导之所想代包代办惯出来的一种“富贵病”。

  “不适应”是因为对过去的美好太留恋和不舍。当然根治“不适应症”非一朝一夕,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养”。然而作为领导干部有了“病”却拖不得、慢慢来,切忌讳疾忌医,必须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从思想和灵魂深处看清这种“特权病”的危害,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领导干部要树立起亲力亲为的思想,放下架子、打掉官气,回归健康、朴实、为民的本色,打破一切不应有的特权,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四体不勤”这种“特权病”的生存土壤才不复存在!

  (作者系湖南省怀化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吴展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