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娃”闹辍学彰显教育缺失

邵阳新闻在线2014/11/10 10:30:09 分享到

  近日,北京数十名家长自发到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家的帮助,讨论如何应带家里的“熊孩子”们。初中男生小虎的妈妈来求助是因为被老师要求到校“陪读”。因为小虎在学校老是闹着要辍学。他表示,自己家里有12套房,光收租就够吃三辈子,为什么还要上学?(10月29日《北京晚报》)

  在当下社会中,和小虎一样有着厌学心理的孩子,绝不在少数。但要剖析其形成之因,又绝非易事。专家们认为,小虎家里的舒适生活和紧张的校园生活反差太大,是造成小虎逃避上学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首先“房娃”闹辍学彰显家庭教育缺失,使孩子滋生出不健康的财富观。这是因为孩子可以说出靠房租就可以养活自己三辈子这样的话,多半是受到父母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父母的财大气粗导致有意无意地在他人面前炫富,瞧不起没钱的人,同时父母只想着收房租,孩子看到钱来得这么容易,也就有样跟样了。而孩子认为家里已经很富裕,读书又那么辛苦,自己为何还要读书呢?另一方面父母们常忙碌于官场和商场,平时没有时间陪孩子,在事业发展与孩子教育之间,常常会选择前者。父母就出于“补偿心理”,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物质要求,这些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找个一流学校,然后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要,就可以安心了。并认为这些家产迟早都是孩子的,只要自己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养尊处优,就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加之现在社会上大学生都就业难,自己家里一套房子的租金,就是一名大学毕业生的月薪,何苦还要上学呢?这些都会让孩子滋生出不健康的财富观。

  其次“房娃”闹辍学的想法是现代社会上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思想在作祟,也是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具体表现。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风气:看重金钱,看重官位,而缺少对知识的尊重,缺少一种责任情怀,缺少一种健康的价值观,缺少一种对自己人生的领悟。错误地认为,不管用什么手段,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够赚到钱,就是本事,就会有出息,即使不读书也无所谓;另一方面现在的许多学生或学生家长都认为读书当干部还不如外出打工赚钱,大学生工资赶不上农民工,大学生儿子不如打工的老子挣得多,导致很多学生对读书不感兴趣,平时上课不用心,学习不努力,思想经常开小差,经常欠作业或不交作业,考试靠抄袭,学习成绩呈现普遍下降的局面,一些学生家长把学校当成“托儿所”,把自己的子女交到学校后不闻不问,学习成绩差不读书不要紧,只要自己的子女在学校里能够吃好不出安全事故就行了,社会上再次出现了一种“读书无用”的怪现象,很难想象,在一个实用主义思想泛滥而且充满“读书无用论”的国度会有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创新。

  再次,“房娃”闹辍学彰显学校教育缺失。这是因为学校教育关键是要教给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财富观,其中正确的财富观必然会回归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之间的平衡关系,家里的12套房,光收租就够吃三辈子,说明小虎家很有钱,他家一生中衣食住行无忧,物质财富不是问题。可是,对孩子而言,家庭条件优越就可以不去努力,就足够养尊处优;他们轻而易举得到“吃饭的钱”,难道就可以不去劳作,坐享其成?成为其厌学、辍学的重要理由,不能不说,是毁掉一代人的一生。因为人的一生的价值除了物质财富以外,还有通过读书来获得知识的精神财富也非常重要。

  由此可知,北京“房娃”不想上学,令人忧虑,但从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够活三辈子”的思想,无疑是大人世界的翻版,是当下社会一些人世界观的呈现。有钱就能过好日子,就不用劳动,就可以不努力、不付出……这种寄生虫式的生活方式背后,是歪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足见,建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而道远。更让人不安的是其不想上学的理由:“光收租就够吃三辈子,为什么还要上学”,无论对家庭还是社会,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它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金钱万能”倾向,同时,它也反映出一些孩子缺乏对知识价值、读书意义的理解。这种新时期的“读书无用论”,后患无穷,不可忽视。

  为此,笔者建议,对于家庭教育来说,一方面要让小虎明白,家里收入再多也是父母的。如果孩子想啃老,得家长同意,但是父母要对社会负责,首先要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如果不接受学校教育,那么家里的财产就“没你的份儿”;另一方面,父母有钱要多做慈善事业,让孩子懂得家中有钱,要学会感恩,更要知道帮助别人,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做出榜样,减少孩子对金钱的依赖,使孩子充分认识读书是自己的责任。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读书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提高素养,除去愚昧;充实生活,丰富精神;滋润心灵,减少空虚;淡定从容,明辨是非。另一方面读书能使人时时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让人欣赏到不同的生命风景,从而使自己灵魂欢畅,精神饱满而丰盈;而知识是无价之宝,知识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知识不仅能给人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而且使人的生活更加有价值和意义。其次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教育的价值。教育的价值不仅让学生具有基本的生存技能,还要让其具有健康的人格、积极奉献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感。怀揣梦想的孩子,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不能让优越的家庭环境束缚了他们的发展,扼杀了他们的梦想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