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始学读书写字的小学生们,写作业的地方搬到了网上,这是南京三条巷小学的教改实践内容之一,按照《南京市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估标准》,必须“有学生在线学习的记录”,但这一方式推行就引起了家长的吐槽,有的为这一方式叫好,认为是顺应教育信息化潮流的创新之举,有的反对,觉得加重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可能导致丢弃传统,对此,你怎么看?
笔者认为,小学生写作业上网不合适,这是因为首先既然是“网络作业”,那么,不管是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必然是通过上网敲键盘来完成的,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电脑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电脑的键盘功能已经代替了汉字的手写功能,键盘时代对传统汉字书写的冲击已经形成了习惯,使人们“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有些初、高中毕业生写出来的文章错别字连篇是普遍现象,就连称得上是知识分子的大学生不仅字写得差,而且错别字也不少,这样一来,如果把刚刚开始学读书写字的小学生们,写作业的地方搬到网上,让他们用现代的键盘功能代替传统的手写功能,来完成老师布置的“网络作业”,就会使小学生读书写字的习惯完全依赖于电脑,从而完全丧失传统的汉字手写功能,使小学生的读书写字方面就会成为文盲,其后果难以想象。这是因为如今的小学生都是几岁、十来岁的孩子,从学习的角度来说,他们正处在启蒙阶段。语文方面:学会写汉字是小学生读书识字的基本功训练,必须用手和笔一笔一画地书写,并且还要规定一个字写几行,才能够做到熟能生巧,真正掌握这个字的书写规则;数学方面:学会“加减乘除”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演算过程是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而利用电脑完成“网络作业”,对数学运算只注重结果,而运算过程一无所知,从而养成小学生在做网络数学作业时,只知道抄写现成网络答案的坏习惯,不利于小学生正确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技能,这种做法令人担忧。
其次,对于刚刚开始学读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写作业的地方搬到了网上,如果仅是为了完成教师们布置的所谓“网络作业”也没什么不好。但学生们在写“网络作业”时,由于网络上的信息极为复杂,而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差,让小学生上网写作业,且不说若时间长了,不可避免会产生依赖心理,只要是做作业都会指望在网上完成。还可能会在做作业之外,上网玩游戏,看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使他们迷恋于网络而不可自拔,到头来怕是作业做不了,学到了不少不良的东西。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用原始、传统的方式学习,才更有益于成长进步。
为此,按照国家教委办公厅1997年10月15日颁布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的有关规定,笔者建议:虽然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不宜让小学低年级学生过早地接触电脑,应该到小学四、五年级开设小学计算机课为好,而且计算机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课时不宜过多,一般为30课时,最多也不宜超过60课时,同时,小学计算机课应以计算机常识、操作技能和益智性教学软件为重点。并希望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能够把所学的计算机常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如让这些学生利用计算机写作业、写作文等,还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浏览有关信息,讨论有关“话题”开拓视野等。但这些活动不能让小学生单独完成,必须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而且老师布置的“网络作业”不宜过多,作业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不仅会影响小学生视力,危害小学生身体健康,而且可能会使小学生迷恋于一些暴力游戏、八卦等不健康的东西,使他们网瘾成性而不能自拔,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