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为什么留不住男教师?

邵阳新闻在线2014/11/13 08:51:41 分享到

  “周口农村教师,20年工龄中级工资1800多点,养家糊口都困难,村里最糟糕的房子不是低保户的就是农村教师的。做人如此,何来尊严?”这是人民网“强国论坛”9月12日的一条帖子。另据人民网,“教师网友晒工资:大多2000元左右,农村代课老师不到1000元”。农村教师生活状况如何?网帖的数字给出了直观的说明。(《人民日报》11月6日)

  笔者也是一位坚守在农村工作的初中男教师,虽然我处的环境相对来说还算可以,但在我的周围里,有很多进入农村学校的男教师中,很多人已经转行了:有的去了外地做生意,有的考上了研究生,还有的考上了公务员。从热爱教育到逃离教育,一些农村男教师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也很无奈。这是因为:

  首先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人们选择职业的空间越来越大,男的要养家糊口,选择其他职业都比当教师要好。教师们普遍反映: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的工作压力大,责任重,社会地位和待遇都很低,社会工资既不如在政府机关上班的公务员,更不如在农村打工的泥水匠,谁都不愿意当教师。我们身边同事的男孩子都坚决反对上师范,因为他们看到我们每天的早出晚归,工资还不如那些倒爷、摆摊的;他们见我们经常的囊中羞涩,谁家突遇大事就急的相互串钱,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填志愿都选择了其他专业。的确,通过网上和现实生活中多方面的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确实很低,各地的情况大同小异:例如,80年任教的中学一级教师,如今包括三金在内月工资不到3000元,80年参加教育工作的中学二级教师,月工资不到2000元。因此,男的当老师确实很无奈,这就导致我国农村中小学的男教师越来越少,所以,现在的幼儿园、小学老师70%-80%都为女性,中学老师50%以上也是女性。

  其次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差,社会地位低,教师工作不受欢迎。这是由于一方面农村小学教师虽然很苦,但山村小学教师更苦了,由于农村人居分散,山村小学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规模很小,条件极其简陋。也许我们都从电视中看到过山村小学的情形:墙体斑驳的平房教室里,狭小的教师宿舍一间挨着一间,走进去,屋内刚好够摆下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书桌,如果要上厕所,得走上几十米,直通化粪池的蹲坑臭味扑鼻不说,厕所还四面透风、屋顶漏雨。由于宿舍少,一些分不到宿舍的老师还要住在教室隔开的小房间里。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措施的出台,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多农民都盖起了三层小楼,唯独一些乡村学校依旧破难不堪,在那些贴着瓷砖的崭新小楼的映衬下,一些村校好像成了乡村发展被遗忘的角落。颇为讽刺的是,现在很多领导经常会把一些“不听话”的老师调到村校去教书,以示“惩罚”,因为在老师们看来调到村里去,就像去“充军”,从此要过上“苦行僧”的生活。另一方面近几年来,随着中专生取消分配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现,“读书无用论”再一次在农村蔓延,农村很多人不愿送孩子去读书,很多农村孩子早早辍学,到外地打工去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过去是家长求着老师管教好孩子,现在倒过来了,老师要求着家长送孩子到学校来读书。由于普九把一些家长和学生“普”上了天,学生犯错误老师只能一味地“轻言细语”对学生进行教育,导致一些学生越来越“猖狂”地跟老师作对,有时连正常的课堂教学也无法开展。现在,让农村教师们感到困惑的是,他们在一些特别顽劣的孩子面前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有的学生即使违纪,一个月不来学校,学校也没有办法按纪律处分他。课堂上,学生可以打老师,但老师却不能动学生,除非学生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既然无力改变现状,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态吧。这是很多农村教师的一种想法,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时,于是就干脆选择了一种得过且过的生活。还有一部分老师想尽一切办法进城,甚至不择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早日脱离农村。

  再次对农村男教师来说,真正的老大难问题是成家立业。这是由于一方面虽然实行绩效工资后,农村教师大多也能拿到千多块钱的月薪,但这点钱在高消费、高物价的市场环境下,实在不足以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生场大病,老师就会处于负债境地,如果说还想攒钱买房,只能是一种奢望。另一方面尽管农村男教师也有着国家正式编制,是吃公家饭的人,但也无法获得女孩的青睐。现在的女孩都很现实,同是教师的女教师是根本不会考虑嫁给教师同行的,她们都希望能嫁一个公务员或其它单位的工作人员,过上体面的生活。即使是没有工作的农村女孩,她们认为“村里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盖楼房了,你们还住这种泥房,我是不会嫁给老师的”。残酷的现实让男教师们感到屈辱、辛酸和无地自容。

  由此可知,在过去的岁月里,我国的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待遇都很低,成家立业难,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年龄大的教师出不来,年轻的教师特别是男教师本身就很少,所以也进不去,造成这些地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年龄严重老化。使我国农村教师出现了“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尴尬局面,这就是我国广大农村留不住年轻男教师的根本原因。笔者相信,随着我国广大农村人才津贴的进一步落实,今后我国广大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会越来越好,社会地位会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男教师进入广大的农村小学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