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犯错岂能为难学生?

邵阳新闻在线2014/11/28 15:15:28 分享到

  “孩子的语文老师从上周三开始停课,到这周一已经四天,孩子们面临着中招考试,时间紧迫,希望她恢复上课。”昨日,一位学生家长称,郑州市第三中学九年级的行老师因某些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要求全班学生“静坐”。学校负责人称,老师本意旨在“教育、警示”学生,目前已恢复上课。(11月26日《东方今报》)

  行老师停课的真正原因是课堂上行老师的手机铃声响了,有学生跟着哼歌。她说找不到不守纪律的学生,就不上课。

  上课忘关手机,每个教师都有可能碰到,但只要能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主动向学生道歉,说句“对不起”,然后把手机关掉,会取得学生谅解,也无损教师尊严,何苦为难学生,让全班学生“静坐”?

  当然,行老师的本意旨在“教育、警示”学生,出发点是好的,但让学生自习或者静坐,有悖于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的职业道德。更何况还是老师犯错在先?就算老师没有错,真的是某些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那也不能采取暂停上课或者让学生自习这种过激的行为,而应该是对违纪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绝大多数学生通情达理,老师在课堂上出错了,如果能说声“对不起”,真诚表示一下歉意,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如若知错不改,甚至强词夺理,其势必将师生关系恶化到冰点,最终只能把自己“晾在”讲台上。

  教育是一门科学,与学生相处更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既需要精湛的业务能力,更需要崇高的人格魅力。教师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这样做不仅无损个人颜面,反而会增强对学生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对学生多一些宽容理解,对自己多一些自我批评,能融合师生关系,缓和师生矛盾,也是实施教育教学的动力和基础。

  老师犯错了,要勇于承认,千万不要为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