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成必修课还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邵阳新闻在线2014/12/01 11:03:48 分享到

  今后学生足球特长将记入档案,作为升学的参考依据之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昨日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将完善政策,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把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形成档案,供上一层学校招生参考。把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11月27日《南方都市报》)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以及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全面下滑。学生在跑步中猝死的新闻也时有报道。因此,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

  国家相关部委在近年来相继出台了诸如“学生冬季长跑”“每天锻炼一小时”“中考体育考试加分”等多项政策,效果并不显著。如今将足球列为必修课,并将作为升学参考,不难看出,国家对发展青少年足球的重视。但要让足球成为必修课,还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要配备相关的运动设施和师资。如今,莫说农村中小学,就是城市中小学,也有些没有标准化操场,还有些学校是空中操场。要让足球成为必修课最起码每个学校得有一个像样的足球场,此外,还需有相应的器材和师资。当然,器材国家可以配备,师资国家可以培训,但场地却难以保证,因为有些学校根本没有扩建的余地,不可能到离校园很远的地方去建个足球场吧?若硬性规定足球成为必修课,那也只能是“纸上‘踢球’”。

  要摆脱“应试教育”模式。如今尽管是实施“素质教育”,但总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学校为了升学率,只教升学考试科目,其他的都要为此让步。因此,体育、音乐和美术等科目被贴上了“副课”的标签。再说,担心学生在学校体育锻炼过程中发生意外,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学校压缩了体育课时,删减了有风险的教学内容。如今让足球成为必修课,并且作为学生升学的参考依据之一,只怕又像奥数一样变成学生的负担,也增加家长的负担。

  因此,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之前,足球成为必修课不太现实。再说,增强青少年体质,不仅仅是让足球成为必修课,需提升整个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