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慢些为“高中修大学课程”叫好

邵阳新闻在线2014/12/10 16:03:46 分享到

  中国版AP(大学先修课程)来了!这个学期,《通用学术英语》《微积分》《线性代数》等三门大学课程在上海交大附中正式开课,90余名高二学生注册成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的首批学员。

  AP是AdvancedPlacement的缩写,即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美国高中生可以提前接触大学课程,避免高中和大学初级阶段课程的重复。考试通过的AP课程可以折抵大学学分,减免大学课程,帮助学生缩短大学学时、跳级,更可节省高昂大学学费。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是去年由北大发起并和国内20多所知名高中合作开设。

  有人认为,在中学设立大学课程,加强大学与高中的课程衔接,不但可以让拔尖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得更广、更深;也可以让那些成绩不拔尖的学生开阔视野,这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但也有家长担心CAP能否像美国高中“AP课程”一样,与高校进行学分互认,或作为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目前仍是个未知数;再说,这仍然是一种接受式学习,而非主动式学习,会增加学生负担,引发新一轮的名校“掐尖战”。

  家长的担心也并非多余。

  一是,据江苏一所中学校长表示,“先修课程的成绩,只有在参加北大自主招生选拔时,才可以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不参加自主招生的,成绩没有用;不报考北大的,成绩也没有用。”并且先修课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由北大制定,考试和评分也由北大完成。这显然是为少数“尖子”进北大提供“敲门砖”。这不是“掐尖抢生源”又是什么?

  二是,高中有高中的课程,大学有大学的课程,什么年龄段学什么内容,应符合教育规律。高中学大学课程犹如幼儿园教小学内容,是揠苗助长。并且过早让学生钻研一些东西,会造成思路狭窄,不利于思路的开阔。再说,高中课程本来就很紧张,如果再额外学习大学课程,会增加学生压力。尽管大学先修课程只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但成绩只要和高考、自主招生挂钩,就会导致很多学生来学,又会造成类似奥数的现象。

  因此,请慢些为“高中修大学课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