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12月5日电,今年来,中央组织部把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作为加大干部监督力度的重点任务之一,通过认真抽查核实,截至目前已有5名拟提拔中管干部、数十名拟提拔厅局级和县处级考察对象因查出问题被取消提拔资格。
选拔好干部、重用好干部是各级组织部门做好干部工作的初衷和愿望。然而,要想做到不被干部一时的外在表现蒙蔽了双眼,把好干部识透选准,光靠提拔前的临时突击考察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把功夫下在平时。今年来,中组部加强了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就是适应新形势下从严管理干部、加强对干部平时监督、考察的创新和有力举措。只有对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掌握,才能从源头在领导干部流通的渠道上装上“过滤器”,防止“带病提拔”。
干部纯洁、先进是党坚强有力的保证。党在领导革命战争时期,群众之所以十分依赖党、拥戴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党的干部思想纯洁,作风端正,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保持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党才能汇聚起战胜一切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我们党对党员的准入条件、党性修养等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当前,不少党员干部出现思想退化变质,骄奢淫逸,成为玷污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苍蝇”和“蛀虫”,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这就要求党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从严把关,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严是爱,松是害。纵观一些被打掉的“老虎”、“苍蝇”们,他们在落马后悔恨不已的一条便是:“如果有人能提醒我,对我敲敲警钟,也许我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一步。”这固然是一种借口,但也提醒我们,如果组织上能始终做到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平时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对权力的制约,领导干部便不能为所欲为,“苍蝇”就不会长成大“老虎”,没有了适宜的环境,“苍蝇”也不会成群出现。可见,党组织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问诊把脉”十分重要,加强平时的从严监督是对干部的关爱甚至挽救,有利于督促干部自觉防微杜渐、悬崖勒马。
正人必先正心,正心必从严较真。如果监督考察流于形式,提拔重用时事先定好调,考察时有针对性地只看正面不看反面,对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轻描淡写甚至视而不见,只会让更多的人在言行举止上肆无忌惮,社会的公平公正便如窗户纸般一捅即破。对领导干部自身来讲,在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时仍然敢于弄虚作假,说明一些人习惯于忽视自身问题,对上蒙骗,对下糊弄,随意贱踏党纪国法和良心道德,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组织原则,违背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对于这样的领导干部,必须要用外部监督问责的力量在他们头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从严治吏,就要严格遵守《干部任用条例》,坚持“德才兼务,以德为先”的原则,通过平时的从严监督考核中考准考实干部的“德”、“才”,才能在人才选拔任用的大浪淘沙中留下闪光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