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研究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4月16日晚,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蔡洁挺在宿舍内自缢身亡,死者在遗书中称,毕业论文、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新华社广州4月18日电);12月8日上午,在河南郑州花园北路城中村邵庄,一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小伙疑似因求职屡屡受挫跳楼自杀。“早上他给我发短信说,‘我走了,你照顾好咱爸妈,我没能力’。”小伙的弟弟痛不欲生地说,他感到事情不对劲儿,赶紧往这里赶,没想到还是来晚了。据了解,该小伙今年9月才从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前找工作并不顺利。(12月9日《郑州晚报》)
在现代社会里,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大家可以去一些城市了解一下聚集了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他们中有初中生,有高中生,有农民工,也有大学生,他们的职业有公司高管、行政人员、销售人员、小商小贩等等,压力大、工资低、竞争强,也许有很多困难,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些城市打拼,在坚韧不拔、不忘初衷地生活下去。研究生毕业求职受挫,一时找不到工作,本来很正常,可这些研究生却接受不了现实的考验,竟然走上轻生的道路,实在令人惋惜和遗憾。笔者认为,研究生求职受挫后选择自杀的根本原因是这些研究生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具体表现。
首先是这些研究生缺乏生命教育,因为生命教育的本质是尊重生命及其存在的价值。对个体实施生命教育,是为了敬畏生命:怀抱信仰,终极关怀;体悟生命:体悟人生意义,开启生命智慧,构建生命远景,描绘亮丽人生;热爱生命:悦纳自己,关爱他人,多元情趣,敬业乐业;珍惜生命:认识生命,保护生命,健康安全,活得尊严。多加强生命教育就会减少那么多轻易自杀的案例,也就是能保护好多人的生命。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生的价值就是奉献。谁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大,谁实现的人生价值就越大,那么这个人就活的有意义;生命不是一个人的,从你降生那天起,就有很多人关注着你,其中有两个人是和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父母。生命的第一个意义,就是要陪伴他们,孝敬他们。待到成年以后,会遇见第三个和你最亲密的人,那就是爱人。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要好好的活着,要让这三个亲密的人幸福。由于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这些研究生对于生命缺乏应有的认知和了解。在面对压力时,不能坦然承担和面对,一旦稍有不顺,就可能想到采取极端方式来释放压力。所以,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将生命教育灌输到他们内心深处,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从而顺利地就业、工作并回馈社会。
其次是这些研究生对读研的目的还不明确,大多数人考研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就业,而不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问和提高自身的素养,由于是这样,当这些研究生读书读到快30岁时,会发现出来找工作的压力依然会很大,这个社会并不会因为你是研究生,就对你刮目相看。而现在的用人单位越来越看中经验,别人不管你学历有多高,经验最重要。虽然读研可以增加就业砝码,也可以暂时避开激烈的就业竞争,曾经考研升学成就了一部分人应对就业难的对策,然而就目前看来,他们的这一做法似乎有点“失策”。这是因为据中国广播网报道:“中国研究生十年扩招一倍,就业率三年低于本科生”。事实说明,作为更高学历的研究生,却并没有更好的就业优势,高学历不代表着会有好前途。
再次是这些研究生对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认识不够。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学历层次与就业率倒挂现象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3年来江苏毕业的研究生就业率逐年下降,而专科生就业率逐年上升,今年毕业生学历层次与就业率倒挂现象的情况更为突出:据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洪流介绍,截至11月11日,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87.2%,本科毕业生为91.1%,专科毕业生为93.3%。记者从近日南京财经学校2015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上了解到,该校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5%以上,校园招聘会平均1个毕业生有3个就业机会。该校招生就业培训部主任黄大庆说:“只要他们有就业愿望,不愁找不到工作。”由此可知,今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与往年一样,越高的学历层次就业率反而越低,而且五年制高职就业岗位最多。“这种现象在全国都很普遍。”随着国家对普通高校的转型和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需求量就会越来越多,相关专业毕业的“中职生”和“高职生”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就会越来越大,就业率就会越来越高。所以,在未来社会里,有一技之长而且有很强的沟通能力的人才更吃香,他们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同时会找到自己最理想的职业。
最后是这些研究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鉴于目前我国严俊的“就业难”形势,大学生与农民工站在一起求职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所以,研究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放下研究生的“身价”,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门槛,鼓励自主创业和多元化就业。可是这些研究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他们“好高骛远”,把自己看得过高,不愿意放下自己的“研究生身价”,爱面子,心胸狭窄,一味追求自己所心仪的职业,对自己要求过高,对别的职业都不感兴趣,使自己在找工作时陷入了“低不成,高不就”的尴尬局面,因而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觉得心里很不满足,无脸见“江东父老”,加之各方面的压力过大而造成心理上的严重疾病,于是出现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甚至导致精神上的彻底崩溃而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