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邵阳新闻在线2014/12/23 14:03:21 分享到

  日前,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规定,加强和改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重点考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中学须真实记录学生3年表现,高校逐步以此作为招生录取重要参考。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少数优秀生,而放弃大多数学习上的“贫困生”和“特困生”。素质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意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并明确规定了每个方面的考察重点,《意见》规定:对思想品德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等;对学业水平的评价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对身心健康的评价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对艺术素养的评价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对社会实践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这些内容完全符合素质教育中有关“知识、能力、品格、特长”等多方面要求。所以,搞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高中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关键。

  笔者认为,《意见》虽然很好,但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操作起来会很麻烦,这是因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思想品德评价和社会实践的评价都要重点记录学生参加各种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和科技创新活动、自制教具活动、环境考察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等活动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对学业水平的评价、对身心健康的评价和对艺术素养的评价分别涉及到14门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对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兴趣特长方面的考核。这些记录和考查,都要分别进行对应的、合理的量化记分,再转化为评价结果中的“等级”。这就要求各地的高中学校都要从学生刚进入高一时起,学校和班主任就要着手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和考核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要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所以,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必须结合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修改现行的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法。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必须从“知识、能力、品格、特长”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并且要有相应的操作细则对每个学生进行合理的量化评估,考试内容既要考书本知识,也要考实践知识,考试手段可采用口试、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笔者建议,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否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具体操作:首先新学期开学时,学校就要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评价方法和操作细则等材料一并发放给每一个任课教师,并让学生自学阅读,使全体师生明确本学期的奋斗目标;其次每一个任课教师要根据评价标准和要求认真细致地进行操作,积极做好对每一个学生平时的观察、调查、考核和评议,并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客观记录,并整理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不必记录一般性活动,写实记录要客观真实,有据可查,以便形成期末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再次到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左右,必须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根据学生评议和日常记录进行研究,评定出学生各项素质的等级,并尽量控制好五项综合素质的A等比例,填写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同时撰写出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评语,评语中主要体现“德、智、体、美、劳”等五方面的评价;最后再召开学生家长会,定期发放《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及时公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从而实现评价反馈。公示评价结果前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学生要签字确认,班主任及有关教师要对公示的材料进行审核并签字。同时,学生在高中毕业前,学校要整合高中阶段各学期的评价情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次总体评价,要从严控制各项目标A等比例,原则上不超过高三毕业生总数的30%。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明年起高中将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同时,高中阶段也将从应试教育逐渐走上了素质教育的行列。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虽然操作难度很大,平时的麻烦事也会很多,但只要我们各地的高中学校不怕麻烦,认真对待,积极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的量化细则进行合理的操作,就一定能够突破难关,使这项工作逐渐地走上规范化、合理化和正常化。搞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在高中阶段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建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一方面让高中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规划未来,主动发展,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努力提升每个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便于高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使高校的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同时,可以使喊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完全落实到位,并真正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