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激发正能量

邵阳新闻在线2014/12/26 15:15:17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曾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做良好从政环境的营造者,推动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淳的政治生态。

  从政环境是党政工作人员工作的外部影响圈,好的从政环境能激发正能量,引导人奋发作为,不好的从政环境会侵蚀人的意志,使人沉迷腐化。好的从政环境就犹如“蓬生麻中”,使之不扶而自直,使人改邪归正,让“坏干部”变好,不好的从政环境则如“温水煮青蛙”,会使人消极堕落,让“好干部”也变坏。好干部的培养需要良好的从政环境,良好从政环境的营造更需要好干部。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是现阶段党建制度改革的历史需求,也是共产党人的特殊使命。 

  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抓好“一把手”是关键。国家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民族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良好从政环境的营造,关键要看领导怎么说,怎么做,怎么要求,怎么指导,怎么批评,怎么监督。“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领导是一个工作圈子的“圆心”,是一个单位工作方向的“指向标”,领导清正,则“圈子”风气清新,领导刚直,则“圈子”意志坚定,领导廉明,则“圈子”颜色洁净,领导贤良,则“圈子”氛围素雅。反之,如果领导兴趣低俗,作风腐败,生活糜烂,那么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助长不良风气的火焰,使好干部无处容身,使好作风无法延续。“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要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就要抓好“一把手”这个“方向舵”,用好“一把手”的“火车头”作用,以一个人的“一家之气”,感染万人之风。 

  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确保人人发力是核心。从政环境有人人,人人都是主人翁。一个“圈子”是由圈内的每一个人在一起组成的,营造“圈子”环境,人人有责,一个都不能少,从政环境的好坏,是以逻辑“与”的思维判断,一人败而全队衰。良好从政环境的营造,是每一个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特殊使命,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自我净化升华的应有之义,不能“搬着板凳当看客”,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到人人都是发力者,人人手握先锋旗。要塑造主人翁意识,培养团队精神,让个人的追求成为助推群体的引擎,让整体的先进成为拉动个人的内力,才能做到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塑造党性修养是基础。意识改变形态,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到“外化于形”,必要先“内化于心”。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过硬的党性修养是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本质需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这一性质,赋予我们秉着以社会主义事业为先的从政要求,以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坚强的组织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从政环境,努力成为时代的一时之标,社会的中流砥柱,民族的鼎力栋梁,坚持不懈的提高党性修养,持之以恒的加强锻炼领悟,锲而不舍的夯实理论基础,孜孜不倦的培养高尚情操。 

  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维护风清气正是保障。维持良好作风犹如逆水行舟,“一蒿松劲退千寻”,不仅要打下营造良好环境的“攻坚战”,更好打响维护风气的“持久战”。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是广大群众的领军人物。领导干部的作风、学风,带动影响一个地区的政风、民风。要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淳的政治生态,需要每一个从政者恪守清正廉洁的为政本色,咬定“信念”不放松,做到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吃得了艰苦,不左右“圈子”的作风建设,不为“圈子”颜色点墨添瑕,对触及从政“红线”的同志,要及时的扯一扯袖子,对有意踏入从政禁区的同志,要适时咬一咬耳朵,对意识模糊拉响从政“警戒线”的同志,要立马踢一踢鞋子,维护“圈子”风气的清新,维持从政环境的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