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们座谈时强调:县委书记们都要像焦裕禄一样,始终做到“四个有”,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仔细品读这“四个有”的内容,言简意赅却内涵深刻,现实指导意义强,实在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应当自觉遵循的从政行为准则。
“四个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毛主席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个“精神”说白了就是人要有信仰,要有积极的追求目标,要有合法合理的行为准则。人无精神不立。过去老一辈共产党员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凭着“打土豪,分田地,实现穷人当家作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这样一些单纯而又坚定的信念,我们党众志成城、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血肉相融,实现了我们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建立新中国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然而在物质和精神生活大为丰富的当前,不少党员干部思想空虚、信仰迷茫、精神缺钙、党性缺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损害了党的纯洁性和公信力。伟大的口号能凝聚人心,当前人心不古的背后,不能不说与缺乏一种既能被人们内心认同、又便于遵循的时代口号有关。“四个有”既涵盖了为人做官的方方面面,又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通俗易懂,在当前抓作风建设的大潮流下提出来,更容易引起共鸣,具有一种激人向上的正能量。
“四个有”是不正之风的隔离墙。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之所以存在“慵、懒、散、奢”以及“四风”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上放松了,脱离了党的宗旨,从思想上拉开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在当前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的重拳下,党员干部不正之风有所收敛,但对于一些腐化堕落者来说,暂时的收敛只是为“避避风头”,脑子里的病根依然存在。这说明,要使作风建设达到自觉化、长效化,既需要外部制度的强力约束,更需要思想上的“补钙”,从思想上树立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根本之策。“四个有”在剑指不正之风的同时,是一剂思想上的“补脑”药,对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党员干部只要时刻做到“四个有”的标准,必能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抵御各种不正之风的坚固防线,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四个有”贵在践行。好的指导思想要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做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员以及党领导下的干部,要自觉践行好“四个有”的要求,做到“忠、孝、诚、慎”。要有老一辈革命家那样坚定的意志,把党放在心中最神圣的地位,处处维护党的利益,永远听从党的指挥和安排,把发展好我们的党作为平生最大的追求,做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要勿忘国本、党本、民本,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谦虚姿态,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感恩的心态,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老爷”自居,因为无视或忘记了我们的衣食父母,便是不孝。要牢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权力属于人民,就要为民所用,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办事。要始终谦虚谨慎、心怀敬畏,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道德、敬畏法纪、敬畏权力,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才能行稳致远。
(作者系邵阳市绥宁县麻塘乡 沈忠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