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唱起“空城计”、儿童图书馆里摆着营销类书籍、工人文化宫变成电影院……一些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有名无实”,没有人管、没有人看,是资源浪费,更是管理失职。14日,中办、国办公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给群众提供“对路子”的公共文化服务。(1月15日新华网)
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没人管、没人看,确实有关。管理失职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是客观原因。责怪管理失职有些冤枉,其实是互联网变化太快。网吧比图书馆的吸引力强多了,电子游戏比文字书籍魅力强多了。另外,与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关,学校布置的作业多,放学时间晚,孩子们怎么可能去少年宫和图书馆活动?节假日,孩子们报名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学习特长,自然不会去少年宫和图书馆了。
就说我自己吧,在2005年以前,家庭没有电脑,也不会上网,因此,去县图书馆看书看报频繁,连续多年办理了阅览证。自从有了电脑,会网上写作,网上浏览了,传统媒体刊物吸引力少了,去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次数越来越少。一年难得去10次了。这不能责怪图书馆管理失职,那里的读书条件也很好,在文化路上,书籍报刊多,窗明几净,管理员还是年轻漂亮的女性,开放也准时。
少年宫和图书馆门庭冷落,解决的办法是什么?要与学校加强联系,发动学生上门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读书征文、讲故事、演讲、猜谜语等活动,吸引学生多来少年宫和图书馆“作客”。少年宫可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比赛,争取上级文化部门来表演,活跃文化生活,吸引群众光临,爱恋这些文化活动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