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为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引领航向
近日,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大纲》指出通过课程教学、实训实习、职业指导等方式帮助中职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培育良好道德品行,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部专门颁布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大纲,说明了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成败,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笔者以为,中等职业教育过去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招生难,学风不好,教风不严肃,是大家都感到焦急的问题。去年,笔者有两个堂侄子到本县职业中专读书,高高兴兴而去,结果只读了一期,一个就不愿意去读了,一个不想读了,另一个也学样不读了。为什么,年龄大的那个侄子跟父母亲说,班上有个学生欺侮他,要他借钱,不借钱就要燃烧他的书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本来就不是很好,初中毕业时文化成绩差。进入职业学校读书,以为没有前途,有些灰心丧气,学习兴趣低,学习目标不明确。如果说学校不重视德育工作,要将这些学生管理好、培养好,确实有困难。怎样开展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
《大纲》指出,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通过学生实训实习环节,结合实训实习的特点和内容,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以及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进行以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凝练具有职教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适应网络信息化时代,强调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加强德育,用好网络阵地。
德育为本。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首先要加强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热爱职业教育。要通过社会实例来告诉学生,读书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用其所长。如今的教育观念,逐渐与国际接轨,世界贸易经济发展往来,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特别是能干的实用人才。工业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总工程师一类的科学家,需要技术人员把关,但更多的是靠技工操作。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合格的技工,机器是不会听高级指挥人员运转起来的。
德育是灵魂,是决定行动的方向盘。中职学校学生有了理想信念,难题就会迎刃而解。职业教育要发展,关键在于转变认识,转变人才观念。一定要理由充分地告诉学生,人才不能只看文凭,用人不能只看学历。最重要的是社会要对职业学校毕业学生特别关爱,各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让有技能的与有文凭的一样吃香,不愁大家不爱职业教育,不愁职业教育不红火。
因此,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大事,不仅仅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大事,而是全社会的头等大事。社会的运转,离不开越来越重要的职业教育,配合学校,帮助学校,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工作,人人都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