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寒假就要到来,不过在此之前,学生党还要经历“痛苦”的期末考试。昨日,株洲市景弘中学进行期末考试。与其他学校的考试有所不同,该校初一、初二的38个考场内并没有看到监考老师的身影。期末考试正在进行中,老师们都去哪儿了?原来,1月29日,景弘中学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实行“无人监考”。学生们考试时老师们都在办公室。“无人监考的做法值得其他学校借鉴。”株洲市荷塘区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杨光强说,这样一来就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据悉,株洲市淞南中学、市五中、外国语石峰学校等都先后试行了“无人监考”。(株洲晚报记者王雅娜)
所谓“无人监考”是指大中小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测验的时候,没有监考老师在场,靠学校学生们的自主诚信有序完成的考试。由班级自主报名,不是强制性的。班级的每一个同学要在“诚信公约”上签名。公约约定,如果班级有一个作弊的,取消参加诚信考试资格。具体的做法是,考室里没有监考老师,纪律由学生承诺自觉维护。为了同学们在出现身体不适时有人照应,在整个考场的一层设立了联络员。当然,年级领导要对考场进行巡视。为了防止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小动作”,学校也做了相关规定:除了考前要求所有考生在《承诺书》上签字外,还开设投诉箱在考后对全班学生进行诚信问卷无记名调查,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如果发现有作弊现象,将取消班级参加“无人监考诚信考试”资格,同时对作弊的学生给予严肃处理。实行“无人监考”,可以使学生们明白考试的真正意义,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信任。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同学们就会有一种互相监督的心理,这使得那些想作弊的同学都不好意思作弊了。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早在十多年前的2002年10月就有在全国最先敢于“吃螃蟹”的甘肃省兰州十二中学生在期中考试前向该校校长吴荣泽提出了“自我管理,诚实守信”的“无人监考”建议。接着,全国各地许多学校都相继效仿此校的“无人监考”新举措,例如,据《重庆晚报》载:2003年11月11日,200多名学生在一间大会议室里同时参加考试,试卷难度不一样,而且没有一个老师在旁边监考。这就是重庆渝中区57中在刚举行的期中考试中推出的无人监考的“荣誉考试”,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试卷的难度。参加这次考试的并不是学校专门选出的优等生,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资格参加,他们只需要提前向学校提出申请,承诺自己在考试中不会作弊。
学生们之所以对自己的考试有信心,还因为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试题的难度。学校推出的“分层考试”新方式,将试卷的难度分为A、B、C三个层次,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目标自主选择试卷的难度。成绩拔尖的学生选A卷,成绩中等的学生可选B卷,成绩稍差的学生也可以选C卷,各卷的难度不一样,以让他们能在自己的目标层次上检验到学习成果。
现在的株洲市景弘中学在进行“无人监考”之前,首先做了一个月的功课。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均围绕诚信这个话题开展,主题班会课上介绍“无人监考”的相关制度。自2014年下学期试行“无人监考”以来,1月29日的期末考试已经是该校第三次“无人监考”。在28日下午的班会课上,1319班全体学生共同宣读了“无人监考宣誓誓词”,并在“承诺书”上签字。“无人监考不是偷懒,也不是心血来潮。”景弘中学校长苏志宏说,无人监考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诚信课,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契约精神。
笔者认为,“无人监考”和“分层考试”,不仅能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大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和个性的发展上面。这既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学校和学生之间也不例外,“无人监考”制度是道家“无为而治”的体现:人能自治,不待禁而止之也。这与之前曝出的监考老师手持望远镜监考等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无人监考”制度的出现,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吸收和应用上的检测,更是对学生人格品格的考验。尤其是在“无人监考”的环境下,学生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对于学校而言,这更是管理制度和教育方式的升华。因此,“无人监考”制度不仅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而且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实考试制度改革的大胆尝试,所以,“学校考试无人监考”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提倡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