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母索要赡养费未果,愤而向儿子索要生他下来的体重——7斤2两肉。儿子听罢便一头撞向身旁的垃圾桶,以此偿还十月怀胎的恩情,还扬言如果母亲要钱,自己就从十楼跳下去死给她看。最终,心灰意冷的母亲一纸诉状将儿子告上法院。近日,大埔法院枫朗法庭审结了这起特殊的赡养纠纷案件。(2月12日梅州日报)
读罢此新闻,真是让人义愤填膺。母亲过年了,向儿子索要赡养费,不得已才开口说出那索要生他下来的体重——7斤2两肉的气话!不是万不得已,相信哪一个母亲都不会这样说出口的!但是,事实不容否认!子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父母亲精髓炼成的,是母亲孕育的,是血肉凝结形成的。母亲说出口,是对儿子麻木的精神敲响警钟!
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如今却要靠父母来索讨赡养费,多少让人心生感慨。其实,从“常回家看看”入法,到孝道红黑榜,我们的确要好好探索让亲情回归的方法,世间唯有尽孝不能等,孝道最好的位置永远不是街头,而是心头。
孝敬老人,这个传统美德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丢,只有在尽孝的标准上,有些人做得好,有些人做得比较好,有些人还做得比较差,甚至于有些人抛弃了孝敬。有些年轻人将孝敬父母当作经济负担,将老年人当作累赘,子女你推我挤,不想让父母亲进家门。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的孝道,赡养父母,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孝敬是美德,是人的本性。我们国家评选出的“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人物”,就有孝老爱亲这一方面。孝敬老人,就是孝敬自己,人人都有老,人人都会老。孝敬老人的社会风尚树立了,关心群众、爱护幼年、乐于助人等美德就会应运而生。
例如,2007年8月,张蕾考入铜仁学院中文系。为了不让双目失明的父亲一个人在家无依无靠,她决定带着父亲上大学。2008年秋,张蕾在市区为父亲租了与校区相距3公里的一间8平方米、月租仅60元的老屋。她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后都会走回去给父亲做饭。为赚钱养家,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或打工。
如今,孝敬父母的感动人物很多,如张蕾一样的优秀事迹,层出不穷。张蕾这样的大学生,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好青年,是一个懂得感恩图报的好孝子。
爱心无价。孝心同样无价。孝心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当代青年,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的选择,读书与孝敬、打工与孝敬、养儿与敬老两不误。社会有必要建立孝道“红黑榜”,评选感动身边的人物,激励社会以孝为荣,以不孝为耻。社会有了孝道,文明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