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同堂考试”不可取

邵阳新闻在线2015/02/16 19:50:37 分享到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谢建中)近日,江苏邳州运河中学组织的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与学生同堂考试,校方的这一举措引起教师的反感。有人觉得考核教师可以组织教师专门考试,没必要和学生同场考试。但也有人觉得师生同堂考试能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对此,你觉得校方的要求合理吗?

  让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与学生一同走进高三模拟考试的考场,并非是邳州运河中学的首创,许多学校都做过这种“试验”,目的就是引导年轻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教师换位体验,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本来就是研究性教学的组成部分。在一项网络调查中,63%的人认为这样“能让教师体会到学生的紧张”,也有11%的人认为“未必考得出真水平”。可见,不仅是邳州运河中学的教师认为“这是侮辱”,而且多数教师对“师生同考”持否定态度,有的老师担心考分低,在学生面前丢掉“师道尊严”。但多数学生和家长表示支持。

  几位参加考试的教师认为,校方要求有不公平之处,“为什么只要求40岁以下教师参加,而不是所有年级组教师?为什么要和学生同场考试,不可以教师专门考试吗?”“如果考试成绩外漏,学生们发现教自己的教师都考不过他,那么学生以及家长会是什么样的心理反应?”确有教师心里忐忑不安,担心同样的试卷可能考不过自己的学生,也有教师认为,“教师在答题技巧、思路等方面占有优势,但思维活跃度不够,临场发挥能力欠缺。所以,综合下来,教师考不过自己的学生是很正常的。”

  笔者认为,支持也好,反对也罢,中小学教师首先要过“考试关”,这在今后或许会越来越重要。因为2013年教育部就出台了中小学教师五年一轮的培训计划,并将各省市原有的教师资格考试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考核系统中。因此,让部分年轻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一下考试的滋味,除了可以感受被“赶”着学习和应试的艰难,也可以检验一下学科素养。考试成绩不错,那就增加了自信,在课堂上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如果考试发现问题,则知耻而后勇,就会进一步加强自学,努力加大自学力度而追求进步。特别是部分年轻老师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很少学习、不爱读书甚至不务正业,部分学校用这种方式激励一下也未尝不可,但不宜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提倡和推广。

  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同堂考试”虽然只是学校教师的一次业务练兵,但如果教师与学生在同一个考场并采用相同的试卷进行考试时,一方面由于别扭会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和考试负担,容易引起心理紧张和思维受阻而不能正常发挥,造成教师的思维迟缓使做题速度慢,思维欠活跃使临场发挥差,所以,老师的考试成绩就可能不如自己所教的学生,导致教师在心理上过意不去,面子上不好看,这样就会加重教师的思想负担而影响教学工作,形成不必要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如果老师考不过学生一旦成绩外泄了,就会在社会上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和家长就会对这些教师另有看法,同时就会怀疑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以至于不相信这些教师能够教好自己的子女了。所以,虽然老师考不过学生,这也很正常,我们通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形容学生可以胜过老师,这也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意思相似,都说明了“学生未必不如老师”的道理,但作为教师,只能以此自慰,其实在老师的心理和面子上总觉得无地自容,有一道过不去的坎。

  为此,笔者建议,教师的专业水平考试应该由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利用假期或者学科培训时间单独组织和实施,不能与学生“同堂考试”,如果坚持要“同堂考试”,必须采用与学生不同的试卷进行考试,使教师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考题不同而无法比较,就不会出现小题大做和相提并论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