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禁放措施 要当大事来执行

邵阳新闻在线2015/02/25 09:22:20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130个城市出台烟花爆竹禁放措施,有530余个城市出台限制燃放的政策,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禁令,倡议人们春节减少燃放鞭炮的同时,对违规燃放实行1万到5万元不等的处罚。

  被称为史上“最严禁燃令”下,大家期盼的“春节蓝”是否出现?能否持续?“新华视点”记者在各地调查发现,许多大城市人们燃放鞭炮的行为有所减少,然而短时污染还是让PM2.5指数曲线“飘红”直至爆表,乡村这一平日里容易忽略的“雾霾阵地”也挡不住“霾锁春节”。

  一个鞭炮会产生多少霾污染?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燃烧与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上官文峰教授团队的实验结果,将一串千响鞭炮中的3只小鞭炮在30立方米的测试舱中燃放,产生的PM2.5浓度为1230微克/立方米,该数据为爆表值500微克/立方米的2.46倍,意味着每只鞭炮燃放产生的PM2.5质量为12300微克。也就是说,燃放1个鞭炮足以让10立方米内的PM2.5严重爆表。

  烟花爆竹年年喊禁止,却是屡禁不止。为何这样喜欢燃放,还是传统观念没改变,图热闹,跟形势,没人管。以为放了鞭炮没有什么害处,以为放了鞭炮是礼貌,以为放了鞭炮就吉祥。笔者居住在一个有近50万流动人口的县城,基本上每天生活在噼哩啪啦的鞭炮声音中,春节更是厉害,难得有清静。过去是放得少,现在经济收入增加了,放的鞭炮增多了,鞭炮包装五花八门,非常高级,响声很大。

  群众的环保意识差,忧患意识不强,你放我放,乡村放城市放,不管空气质量,各人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环保部门鞭长莫及,城管也是无可奈何,公安不好制止。中国人发明火药,不少是用来鞭炮制造,西方人拿来干什么?制造武器炸药,增强军事实力,保障自己的国家安全。

  恣意燃放烟花爆竹,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带来的危害罄竹难书,如果说还是麻木不仁,袖手旁观,危害的是我们大家的生存环境。如果说空气污染到不能呼吸,都要带口罩;马路上伸手不见五指,有车不能开……我们就会后悔莫及。禁止燃放鞭炮,其实完全可以做到。每年高考期间,不是基本做到了吗?事在人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肯定行不通。”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教授认为,治理雾霾不能只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比如,就春节期间而言,应该更多采取倡导方式,移风易俗,推广文明民俗。

  在一些地方,政府在限制或者禁止燃放鞭炮的同时,已经开始为公众提供其他方式欢度新年。以长春市为例,各城区、开发区在春节前夕就以过个“绿色健康环保幸福年”为契机,在辖区内开展送春联送福字、挂红灯、拍全家福、拜邻里等活动,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怀。

  贺雪峰认为,“过年放烟花爆竹,毕竟是传统民俗组成部分,强制要求农村地区不能燃放可能也很难实现;但至少可以倡导少放一些,适当减少一些对环境的污染。”

  人是地球的主人。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人人有责任。不能愚蠢地认为,燃放爆竹,只是污染了空气,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样的错误观念一定要改变了。在文明时代,在科技时代,传统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摒弃了!为了自己生命健康,为了自己生活质量,为了下一代能生存,今天就要过仰卧碳生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远离无原则、无意义的烟花爆竹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