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党员干部都应该读一读!

邵阳新闻在线2015/03/06 11:12:18 分享到

   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日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大型专题栏目《忏悔录》,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通过剖析案情及违纪违法者的心灵忏悔,让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增加廉洁履职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其实,对于如何为官?做什么样的官?在我们5000多年文明历史中,有关这方面的文辞诗赋堆积如山,警句格言浩如烟海,典范楷模俯拾即是。毛主席曾教导党员干部要警惕“糖衣炮弹”,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党员干部要成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强调“当官就不要想发财,发财就不要想当官”。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近年来,总有一些干部喜欢耍“小聪明”,常抱有心存侥幸心理,以身试法,知法犯法。从《忏悔录》可以看出,违法违纪者都曾有过“清廉的光辉岁月”,是反腐倡廉战线的“卫道士”“清道夫”。然而,却在利益诱惑面前,模糊了敬畏,忘记了底线,放开了手脚,在奉承追捧面前,变得昏昏然、飘飘然,最终身败名裂,沦为人民的罪人。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读一读《忏悔录》,听听他们的心灵忏悔,看看他们的结局下场。张引在忏悔录中说:“做任何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都将失去一切,都要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党员干部要反身自省,敦促自己多思为政之德,多想贪欲之害,鞭策自己多“醒脑”、多“扫灰尘”,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防止精神沦陷、“自己扳倒自己”。要坚决做到:对金钱不起贪恋之心,不取不义之财;对美色不沉湎,不自甘堕落;对亲朋好友,能够把握分寸,不因私情违背原则,不因义气丢掉党性。要时刻谨记:法网恢恢,党纪昭昭,“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纵使你贪得再多、捞得再足,地位再高、贡献再大,待到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时,都不过是一场空。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的好,“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党员干部要引以为戒,思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