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捐款去处的明细账

邵阳新闻在线2015/03/10 17:07:31 分享到

   3月5日,在《爱的奉献》的主题音乐中,武冈一中“捐献爱心压岁钱,汇聚幸福正能量,培育核心价值观”现场募捐活动,在该校阶梯教室内有序进行着。该校部分老师及各班学生代表,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为贫困学子捐献自己的爱心善款,现场共募得善款33900元。(2015年3月10日武冈新闻网)

  我们或多或少都是受过别人帮助的,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去帮助其他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不是富翁,我们拿不出几百几千块钱来帮助受灾受难的人,但是我们也还没有穷到没能力去帮助他们。一元两元,十个百个加起来就是个不小的数目了。时常听到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们经常要捐款,有时一期要捐两至三次,每捐款一次不得少于5元,像武冈一中“捐献爱心压岁钱,汇聚幸福正能量,培育核心价值观”现场募捐活动中,所有在场的学生,现场共募得善款33900元。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培养学生们感恩思想、救助他人的一场有意义的活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每一次捐款背后,捐款的用途、去向,是否说得清、道得明,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知道,国外很多成熟的慈善组织,善款支出清单可谓不厌其烦地详细,一支笔、一瓶水,都会出现在善款的使用清单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人们对慈善事业的热情,就是建立在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上。民间慈善组织能在善款使用上做到事无巨细,政府部门使用善款,更应该也更有条件做到“让最琐碎的细节传递真实”。

  学校捐款,随便给出一个理由,学生们就会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是学校组织了捐款,班级同样也组织捐款,这些班级捐款、学校捐款,是否有明晰的账目,是否入了学校或者财政的帐,可能说不清了。曾经听学校一内部人士说起过,学生捐款也是教师的一部分收入的来源。诚如是,则有愧教师至名,学生捐款变了味,是一种忽悠学生的不良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