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长沙市中小学陆续接到长沙市教育局下发的文件,2014-2015年度中小学市级新概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开始。去年,长沙三好学生评选曾被要求取消。今年,曾被要求取消的评奖为什么又恢复了?
三好学生评选是应该持续存留还是退出舞台?这是一个争论了好几年的话题,支持声与反对声此起彼伏。笔者认为,该取消的是“三好生”的附加福利,而不是“三好生”。
三好学生评选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为树立榜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三好学生评选确实有点变味。多数学校已将“三好(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异化成“一好(学习好)”,忽略了学生思想、心理、身体、情感诸方面的素质。有些地方三好学生评选与升学、择校挂钩,致使个别学生凭借父母的权力或金钱获得特权,使三好学生的评选失去了真实性与公平性。
如果是因为三好学生评选出问题将其取消,那是因噎废食。评选“三好生”,对“三好生”自己来说,那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对后进生来说,那是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仿效的楷模。与其取消不如改革。
建立一套更科学、更公平,更贴近学生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特点的多元化的“三好生”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主要的是要取消三好学生的附加福利。三好学生的评选之所以变味,主要是三好学生在升学、择校、就业等方面享有特权,尤其是在中、高考中加分。在今年的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今年全国加分政策鼓励类的全部取消,只保留一些扶持性政策,还有一些地方性加分政策减少了六成以上,有十几个省市全部取消地方加分项目。”这是一种好的举措,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教育的公平。
学校评选三好学生,其目的是让这些标杆人物产生示范作用,使其他学生明白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从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而不是让“三好生”享特权。所以说,该取消的应是“三好生”的附加福利而不是“三好生”的评选。